(巴生2日訊)班達馬蘭早市驚現不知名的“螞蟻”,逾12名小販慘遭咬傷,更有人疑因此發燒送院,令當地小販們如臨大敵般,惶恐不安! 班達馬蘭區州議員梁德志召開記者會提到,他昨天接獲村委會交通主任林道經投訴,指地方上有不少小販被螞蟻咬傷,要求關注。 有人發燒送院 他接獲的訊息是,有一位小販被咬傷後還發燒送院,可見事態嚴重。 他當下馬上聯絡了巴生市議會衛生小組主任阿茲米,並在今早前往勘察螞蟻出沒的情況。 他聲稱,目前仍無法確認該螞蟻的種類,也還未查證是否被該螞蟻咬傷后,便會引發高燒,甚至其它各種不適的症狀。當局將捕捉螞蟻的樣本進行檢驗。 梁德志形容,咬人螞蟻的身形有逾1公分長,頭部與尾部呈黑色,中間身形為紅色,但并不是一般所見的紅螞蟻。 他說,可以斷定的是,若不幸被螞蟻咬到,不要直接用手拍死螞蟻,否則恐會在人的皮膚表層留下有毒的液體。 “我們目前也無法證實,被該螞蟻咬傷后便會引起發燒症狀,同時也還未尋獲螞蟻的窩巢,不排除可能是由水果小販帶進來,因螞蟻有可能藏匿在水果堆中。” 痛癢難耐傷口腫脹 被螞蟻咬傷的小販描述說,當下被咬後會痛癢難耐,而且該螞蟻會咬著皮膚表層不放,惟他們不敢貿然拍打,擔心有毒液會滲入傷口而引發感染,因此,唯有不斷用手或用工具掃除。 小販們形容,被咬后先會感到很癢,傷口局部會散發陣陣疼痛感,隨後則出現腫脹情況,但也不能一直用手抓癢以免害及皮膚,因此只有不斷涂抹風油緩解瘙癢及疼痛症狀。 此外,林道經聲稱,至今為止,有逾12人被來歷不明的螞蟻咬傷,為避免小販和其他居民也中招,他不時會在該樹下噴射防蟻藥水,惟卻治標不治本。 “小販們營業的地點相當靠近大樹,而螞蟻不時會攀爬至樹上后掉下來,導致有些在該處擺攤的小販不幸被螞蟻咬傷。” “其實早在去年年頭就已有市民反映此事,惟當時情況並沒有如此嚴重,如今卻有小販被咬傷甚至入院,才令人不得不正視此事。” 檢驗種類對症下藥 阿茲米強調,目前須採取的兩項措施包括檢驗該螞蟻的種類及檢驗螞蟻所釋放的液體具有何種毒性,以便對症下藥。 他今日也派出衛生小組前往該處噴射殺幼蟲劑(larvicide),以便在更多人受傷之前防範于未然。 他表示,若這段期間有小販與市民不幸被螞蟻咬傷,需立刻前往診所或醫院治療,以免引起身體不適。 出席記者的包括班達馬蘭村長柯金勝、巴生市議會環境衛生小組官員查卡利亞等。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