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日訊)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計劃啟動初期,只開放給來自德國和汶萊的旅客,新加坡政府采取謹慎的態度是為了在開放邊境的同時,也照顧到新加坡人的安全。
據報道,新加坡交通部長易華仁昨日(8月19日)在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記者會上說,政府小心和按部就班地開放邊境,是希望可以在保護人民生活和生計的同時,逐步恢復航空通行。
他說,按部就班的步伐能讓當局累積經驗,有了足夠的信心之後才擴大計劃。對於那些感到擔心的公眾,他希望大家可以多體諒,政府絕對不會置安全於不顧。至於那些覺得應該加速開放的人,則必須耐心等待,因為現階段做得正確才是最重要的。
易華仁也提到,自政府去年3月關閉邊境以來,航空業受到很大的沖擊。樟宜機場目前處理的搭客量只有疫情暴發前的3%,而新航今年6月的載客量與2019年12月相比也只有4%。
聯合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貿工部長顏金勇進一步說明,政府不大開門戶,是為了能從試驗計劃中學習,若推行計劃後社區病例沒有顯著增加,就可以進一步擴大計劃。
從9月8日起,通過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計劃(Vaccinated Travel Lane)從德國和汶萊入境新加坡的人,只要已完成接種就不必履行居家通知,改以更頻密檢測取代。
已接種輕癥病患 留醫數日可回家隔離
隨著更多獅城人口完成疫苗接種,已接種冠病病患的重癥風險明顯較低,新加坡將試行讓一些癥狀輕微或無癥狀病患在醫療設施留醫數日後,回家繼續隔離至康覆。
聯合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衛生部長王乙康昨日(8月19日)在記者會上說,這項試行計劃將在本月30日啟動。
在已完成接種的病患當中,逾98%都沒有癥狀或僅出現輕微癥狀。王乙康說,一些國家如澳洲、加拿大和英國等已允許病患在家康覆,隨著獅城接種率逐漸提高,政府也將為少數符合條件的住戶試行類似做法。
這些病患須有合適的居家隔離條件,確保隔離期間不會接觸到其他同屋住戶。他們和同屋住戶都須完成接種,並且不屬於年長者、免疫力受抑制者或孕婦等較高風險人群。
這些病患染病後仍須在醫院或社區護理設施留醫幾天,病毒載量有所下降後,才可回家繼續隔離。
居家隔離期間,病患和同屋住戶須留在住所內,當局會通過電子監測或打電話等方式檢查他們的行蹤,這期間也會密切留意病患的情況,包括為他們提供全天候遠程醫療服務。
病患會在染病第九天接受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若檢測結果必須呈陰,或是病毒載量非常低,才可結束隔離。其他同屋住戶也須每天接受抗原快速檢測(ART)。
衛生部將密切留意試行計劃成效,探討能否讓更多病患在安全的情況下受益於這項康覆模式。
新加坡自7月22日起回到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截至前天,新增本土病例數量已從約兩周前的日均123起,減半至過去一周的日均63起。過去兩周出現的無關聯病例也維持穩定,占病例總數約四分之一。
財長:開放須逐步 避免醫療系統不勝負荷
聯合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財政部長黃循財說,新加坡必須以可控、循序漸進的方式開放,確保醫院系統能夠應對感染情況,才采取下一步,避免大幅度解封所帶來的風險。
黃循財昨日(8月19日)在記者會上說,新加坡在放寬防疫措施前,會先監測數據,確保醫院系統能夠應付當前的情況。若當局評估,某個感染群可能導致社區出現廣泛的傳播或導致醫院系統不堪重負,新加坡會減緩開放的速度。
黃循財說,即便新加坡的疫苗接種率很高,我們不會達到群體免疫、疫情慢慢消失的狀態。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隨著新加坡恢復一些活動、經濟重開,我們必須應付更多的感染群。
“我們的疫苗接種率高,因此大多患者的病情輕微,應該可以將住院和加護病房的病人保持在低水平。不過,我們還是要記得,我們之中還有一些未接種疫苗的人。”
黃循財說,在過去19個月,新加坡在有效地維持醫院系統、將死亡病例降到最低的情況下,管理這場疫情。
“這依然是我們的整體目標,在我們盡可能在恢覆正常生活下,以最少的死亡病例和損失走出這場疫情。”
美國副總統訪新期間須定期接受檢測
外國政要包括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和代表團,在訪新期間都須遵守防疫程序,包括定期接受冠病檢測和遵守受管制行程,以策安全。
據報道,聯合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衛生部長王乙康昨日(8月19日)在記者會上受詢時說,即將訪問新加坡的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和代表團也將接受頻密檢測。
他們的行程也會限制在比較安全的地方,比方說,有可能接觸到多名年長者的養老院等就不會在行程內。
他說,要讓外國政要遵守居家通知並不實際,但原則上可以通過每天檢測的做法取代。只要每天的檢測結果都呈陰性,就能安全行動。
哈里斯將於來臨星期天抵達新加坡,展開為期三天的正式訪問。
文/圖:互聯網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