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型冠狀病毒

牛津大學研究:冠病輕症也會造成大腦損傷

(英國·倫敦8日訊)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感染冠病後即使癥狀輕微,人的大腦和思維能力也會受損。

據彭博社報道,研究人員發現,患者感染冠病數月後出現了大腦損傷,影響到與嗅覺相關的區域,並且腦萎縮的程度相當於正常大腦老化十年。

Advertisement

這篇於週一(7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這篇研究報告稱,這些變化與認知能力的下降有關。

報道說,牛津大學維康綜合神經影像中心(Wellcome Centre for Integrative Neuroimaging)的上述發現表明,病毒對大腦中樞神經系統有著驚人的影響。

美國國家神經疾病和中風研究所(U.S.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的臨床主任納特說:“這是一項非常新的研究,有確鑿數據支撐。”

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納特表示:“研究結果非常有趣,對全體人口有著重要意義。”

ADVERTISEMENT

外界廣泛認為,冠病病毒是一種攻擊肺部的呼吸道病原體。但忽視了它在急性期可能引發諸多神經系統並發癥:包括意識錯亂、腦卒中和神經肌障礙。其他癥狀還包括注意力不集中、頭痛、感覺障礙、抑郁,甚至是精神錯亂。相關癥狀可能會持續長達數月。

報道說,為了研究患者大腦發生的變化,神經學家杜奧和他的同事調閱了全球最大磁共振成像數據庫U.K. Biobank的數據。他們取得了785名志願者在疫情爆發前的腦部影像。

平均間隔38個月後,這些志願者再次進行了腦部掃描,那時有401人曾冠病檢測呈陽性。未感染過的志願者作為對照組,與年齡、性別以及許多風險因素(血壓、肥胖、吸煙、社會經濟地位、糖尿病)相近的患者組進行比對。這項研究的參與者年齡在51至81歲之間,大多是白人。

杜奧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相當驚訝地發現,感染者的大腦變化有明顯不同。”

不過,這種影響是會一直存在,還是會隨著神經系統的修覆部分逆轉,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她說:“大腦是可塑的,可以自我修復。”

文/圖:互聯網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