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國內地方

爭更高賠償或一屋賠一屋 天德園57戶向檳首長討公道

(檳城30日訊)為爭取更高賠償額或一屋賠一屋賠償方案,天德園花園57戶居民將案件帶上地方和高等法庭審訊且接連敗訴後,如今等候聯邦法院的最後裁決,他們希望檳州首席部長曹觀友能插手主持公道。

57戶居民今日召開記者會,業主黃麗玲說,武吉牛汝莪原任國會議員藍卡巴星早前代表居民,將案件入稟地方法庭但敗訴,上訴至高等法庭也維持原判。

Advertisement

“我們決定撤換藍卡巴星,由新委任的律師上訴至聯邦法院,目前有待安排審訊日期。”

天德園花園57戶業主呼籲首長出手協助保家園。

她說,該花園原本有81戶居民,其中24戶已接受賠償並搬遷,剩下57戶仍在等待法庭結果。

她指出,地主之前答應的賠償金額介於5至11萬令吉,但如今大部份屋主只獲5至6萬令吉賠償金。若聯邦法院仍敗訴,他們將被逼接受不合理的賠償金。

ADVERTISEMENT

她認為,上述賠償金額在現今社會根本買不起一間可居住的單位,一般公寓的停車位都要價5萬令吉。

她要求曹觀友安排與地主討論賠償一屋賠一屋方案。

黃麗玲(中者)希望首長協屋主,讓他們能在一屋賠一屋方案下繼續有地方住。

另一名代表張明華說,天德園花園是淹水區,若有得選擇居民都不願住在這裡,但這裡大多數都是老人,對老屋有情懷。

“院且老人家已沒有經濟能力購買新屋子,希望首長能聲援我們,找地主來談談。”

居民陳江明則說,當年豆蔻村的賠償方案是一屋賠一屋,也不需出動到檳首長。

“我們是合法買屋,有簽署買賣合約及向地方政府入圖測,但被逼遷時卻只獲少得可憐的賠償金。”

居民梁志偉說,據他瞭解,已搬走的24戶居民,當中90%只拿到5至6萬令吉的賠償金。

天德園花園81戶居民在2016年接獲地主的律師信,限在半年內搬遷否則將啟動法律程序。

大部分居民都反對搬遷,也直接與地主討論賠償金額,但談判破裂。

崔富章(右二)、黃德亮(右一)向受拆遷令影響的居民了解情況。

馬華壟尾區協調員崔富章認為,上述居民的要求很簡單,僅要一屋換一屋,畢竟居住該處的居民多為樂齡人士,他們只要一個安身之處。

他指出,當地居民從2016年接獲拆遷令至今,先後尋求當地的國州議員協助,惟直到今日仍未有圓滿的結果,讓人無奈。

他今日在馬華公共服務投訴局主任黃德亮的陪同,向受拆遷影響的住戶了解情況後說,居民為了保住家園已繳付不少律師費。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