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即时国内

气象局总监吁国人做好应对极端气候陆续有来

(吉隆坡15日讯)气象局总监莫哈末希山阿尼博士声称,虽然我国的地理位置优越,较少遭受台风侵袭,但随着风向变化和全球持续暖化,我国仍会面对各种天气风险。因此,国人受促应做好准备,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

《马来西亚前锋报星期刊》报导他的谈话表示,这些变化确实会缓慢,可能需好几年时间,但这是难以避免的。

Advertisement

他举例,若住在经常发生水灾的地区,民众便需考虑采取预防措施,或许是建造防洪墙,或搬迁到更安全的地点。

他直言,全球气温上升可能引发气候变化,使天气变得更极端,而我国的风流动也出现强度和方向上的变化。

“大水灾、干旱、台风和热浪等现象因此变得更严重,甚至威胁生命安全、破坏基础设施、干扰农业和影响国家经济。”

莫哈末希山阿尼声称,虽然气候变迁是全球性现象,但我国目前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令人担忧,间接反映出全球暖化对我国的影响。

ADVERTISEMENT

他说,大马正经历平均气温升高,甚至高于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惟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报告综合了陆地、海洋和其他地方的气温,大马的数据仅专注在国内地区。

他表示,我国半岛的平均地表温度每10年上升摄氏0.24度,而今年5月的平均温度便是摄氏28.8度。

他不讳言,因全球暖化,国内的天气变得更复杂。极端天气也变得更难预测,这便是气象局时刻努力确保数据监测和处理系统,与当前技术和需求维持关联性的因素。

社媒充斥假新闻 气象局信息为准

气象局总监莫哈末希山强调,社交媒体充斥着不实的气象资料或假新闻,特别是在东北季候风季节期间,对该局带来重大的挑战。

他表示,民众应对气象局有所信心,因为该局使用最新监测技术,且收集气象资料已有逾80年的经验。

他说,气象局是依据科学分析及国际公认的天气模型,发布天气预报和天灾预警。因此,民众应相信及全面依赖气象局发布的官方信息,而非相信网上一些不实的预测。

“虽然我国属热带国家,没西方国家的四季变化,但我国的天气在全年仍呈现多样性。

如11月至1月,我国面临东北季候风,通常会带来大雨和水灾风险。2至5月则是干燥炎热季节,气温可达摄氏40度。”

“6至9月,国内降雨量较少,但仍可能发生突发性水灾,尤其是在城市地区。而10月则是季候风的过渡期,午间会有电雨。”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