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民調:政治理想被現實打擊 26至30歲華裔或最有感

(吉隆坡4日訊)華研智庫民調顯示,相較其他年齡層,26至30歲的華裔選民希望希盟候選人成為他們的國會議員的比例最少,這有可能是因為他們上一屆大選屬年輕選民,對國家政治懷著理想主義,但經歷政變,讓他們理想被政治的現實打敗。

華研智庫民調負責人張運華今日在華社研究中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民調結果時表示,民調中26至30歲的華裔受訪者,希望希盟成為他們選區國會議員的比率是53.8%;30歲以上的選民及越年長者越希望希盟候選人成為他們的國會議員。

Advertisement

至於26歲以下,即18至20歲及21至25歲的受訪者,希望希盟候選人成為國會議員的比例則有所上升,分別是57.14%和63.49%。

“這里可初略了解為,26至30歲的華裔選民是上一屆大選有投票的年輕人,他們有著理想主義,但現實對他們的打擊更為殘酷。”

他說,這一年齡層的選民可能在上一次投選希盟,但之後的政治動蕩,或讓他們面對現實和理想的差距,也帶來打擊。

“18至25歲很可能在本屆大選是首投族,打擊就沒有那麼大。”

ADVERTISEMENT

不過,張運華提到,年輕首投族支持希盟的比例也沒有太高,意味著這群選民會為本屆大選帶來不確定性,是每一個政治聯盟都可以去爭取票源的新選民。

另外,他指出,盡管華裔選民在這項民調中認為,相較國陣和國盟政府,馬哈迪所帶領希盟政府表現更好,但對馬哈迪的祖國行動聯盟(GTA)的好感度卻是最低的,反映出華裔對希盟政府有著好印象,而不是對馬哈迪有好印象。

民調顯示,華裔選民普遍不希望任何種族性的政黨聯盟,即不支持華基政黨組成聯盟,或是馬來政黨組成聯盟,而較希望反對黨之間可以合作,意味著華裔不希望國家走向太過種族化的方向。

出席者包括華社研究中心董事楊有為(華總代表)、主任詹緣端、公共聯絡主任兼研究員鄭名烈、華研智庫民調負責人陳億文以及潘融南。

華研智庫始於9月19日至10月9日期間進行上述民調。這是一項由《星洲日報》、《星報》、《陽光日報》、Astro AWANI和淡米爾報章《Malaysia Nanban》組成的跨媒體聯盟,與三家民調研究機構合作進行全國性“大選民調”,總計收集了5000多份受訪資料,多層面地去剖析及探討——人民要什麼?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