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地方

民眾管制期壓力大 求助輔導個案增

(大山腳4日訊)我國實施行動管制令已近半年,新常態導致生活與工作上的轉變,讓不少人在情緒上明顯更焦慮與恐懼,而面對照顧家庭與兼顧事業雙倍壓力的女性,比男性更主動尋求專業的輔導服務,以解心中憂慮。

女性更主動尋求輔導

Advertisement

心理治療師林蕊悅受訪時指出,3月18日行管令開始至6月杪之前,她暫停提供面談輔導服務,但仍繼續為一些機構提供電話輔導服務,不過撥電來傾訴及尋求心理輔導的民眾並不多。

直到6月杪,她恢復面談輔導後,新的求助個案明顯增加,這兩個月來新增20多個案,他們主要面對情緒上的焦慮與恐懼,包括失去工作所面對的經濟壓力,以及面對家庭與工作必須同時兼顧的兩難。

她說,在這段管制令期間,個案的情緒問題,有些是非常直接的,有些卻是隱藏在內的,不太容易察覺。事實上,這些情緒問題早在管制令前便存在,只是在這個時候承受不了,適時的爆發。

比如,一些個案會覺得整個人變得很暴躁、憂郁,做媽媽的工作量突然增加,又要照顧孩子,感覺東西一直做不完,卻沒人可以幫忙。這是最直接的情緒暴發。

ADVERTISEMENT

非直接的例子是,個案會出現很多不安,對未來因工作的不穩定,或者和家人關係上因各有期待,而出現磨擦。這時候,個案會為了維持和另一方在關係上的和諧,避免發生衝突,多數會選擇壓抑自己內在的情緒。

林蕊悅認為,在此情況下,個案的情緒變得不穩,又察覺不到內在的不安,所以只能前來尋求輔導,希望厘清個中的困擾。

“新增20多個求助個案,主要受困在個人情緒,求助者年齡大多處於30多歲左右,求助的女性又比男性多,男個案只佔2人,他們這個階段大多面對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

長輩欲外出引發口角

她透露,在接獲的個案中,也有因家中長輩在管制令期間一直想外出,但卻遭到家人阻攔而引發口角,長輩的孩子因勸阻無力,唯有把他帶往輔導室,尋求解決方案。

她說,由於家人擔心老人家抵抗力弱,經常外出恐有安全風險而加以阻攔,但在管制令前行動自由的長輩,卻感覺受困,進而引發家人之間的緊張關係。

面對此情況,她會讓雙方了解對方的期待,彼此諒解與接納,以達致雙贏局面。

林芯悅

憂鬱患者應尋求專業輔導

管制令期間,有者因生活不如意或經濟壓力而結束生命,林芯悅說,憂郁患者在初期其實有很強的自救能力,很想站起來但找不到出路。因此,若身邊有人願意伸出援手,給予聆聽及開解,及帶對方尋求專業輔導,或能在非常時期打消其輕生念頭。

情緒受困擾或憂郁患者最明顯的症狀,便是睡眠品質與食欲受影響,即連續兩週面對睡眠障礙、食欲受影響(有的人會狂吃或完全沒食欲),情緒大起大落,這表示患者需要在情緒上做一些處理。

“家人也可觀察患者的言行舉止,他們有時不言於表,表面看起來很開朗,卻隱藏自己的情緒,不容易讓人察覺。但若患者表現退縮、不想與人社交、做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和他說話一開口就是悲觀想法,那就要特別注意。”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