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步伐僵凍 目無表情 小心被帕金森盯上

(吉隆坡訊)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種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退化疾病,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腦神經傳導物質,即多巴胺(dopamine)分泌不足所致,影響病人的運動功能如反應遲緩、面部僵硬、震顫等。

Advertisement

腦神經內科顧問黃碧瑜醫生(Ooi Phaik Yee)指出,病人最主要的症狀是緩慢,例如行動緩慢,需要很長的時間進行簡單或瑣碎的事,無論思想和反應都很緩慢。

“有時候,病人的緩慢未必局限在動作上,他們說話也緩慢,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作答,因為他們需時思考和反應。也因為無法及時吞嚥,有些病人還有流口水或唾液的症狀。”

ADVERTISEMENT

她表示,缺乏面部表情也是病人的典型症狀,0無論是開心、傷心或憤怒,他們都不會有太多的表情,猶如“撲克臉”。即使他們勉強微笑,面部肌肉也會很緊繃。

“病人的發音輕柔,和表情一樣,不會因為開心、傷心或情緒而有不同的聲音表現,聲線如一條直線般沒有高低起伏。其他的症狀還包括減少手臂的擺動、手寫字體越來越小等。”

誤為跌倒掛診骨科

她強調,在身體形態上,病人會表現出剛性和彎曲的姿勢,這裡所指的剛性(rigidity)是指僵硬的意思,可以發生在病人身上任何一個部位,並拉扯着病人,常見僵硬的部位是四肢和身體。

“有些病人在發病早期掛診骨科,因為他們認為是肩膀和脖子僵硬的問題,造成他們無法行走或移動,甚至有容易跌倒的風險。”

“一些病人還有“僵凍”(freezing)的經驗,例如行走時無故“僵凍”,無法繼續前行。無論我們做什麼,也無法阻止疾病的進展。在疾病的初期,病人或許還能行走、手臂還能擺動,但是隨着時間過去,病人踏步的距離越來越小,直到無法行走,這就是“僵凍”進展的症狀。”

黃金標準藥物補充多巴胺

可做深腦刺激術

黃碧瑜提到,截至目前為止,帕金森氏症是無法治癒的疾病,也沒有藥物可以阻止疾病的惡化,不過,越早接受治療的病人,比起晚期才接受治療的病人可以活得更久或享有更有品質的生活。

“接受治療的目的是讓病人維持合理的生活質量,遺憾的是,並非所有的症狀對治療都有反應,而對治療有反應的通常是震顫、僵硬和緩慢症狀。”

她表示,藥物的療效甚至可以使長期臥床的病人在接受治療後起身行走,研發這項藥物的人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帕金森氏症的黃金標準藥物是levodopa,其主要的機制是替代病人腦部所缺乏的化學物質如多巴胺。

“如果病人需要進一步治療的話,可以考慮深腦刺激手術,不過,與運動功能無關的非運動症狀的治療則具挑戰性。不過,以上所有的治療都無法阻止疾病的惡化。”

出現精神問題

照護工作壓力更大

黃碧瑜指出,當家人被確診患上帕金森氏症時,照護者需要時間去消化和接受,因為照護帕金森氏症病人是一項具挑戰性的任務。

“試想像,病人可以行走,但是走起路來卻不是那麼穩定,隨時都會跌倒受傷。有時候,病人甚至不能夠照護自己,即使是處理一些簡單如取物、上廁所的事也無法自理。”

她提到,照護帕金森氏症病人可說是一連7天,每天24小時的工作,而且,這是一種進程緩慢的疾病,病人餘生都需要照護者的支援,對照護者而言肯定是個重擔。

“其實在患病的初期,病人並沒有真正的健忘,他們過後才會出現精神問題,所以,病人會有清晰的意識,他們可能會感到焦慮,作為照護者需要照護他們的情緒。當病人逐漸出現其他的症狀時,例如表示自己看到幻影或‘鬼魂’等,照護者會感到更加壓力,因為照護者必須應付病人,而且很多時候沒有人可以前來分擔和支援。”

加入協會

瞭解如何照護病人

黃碧瑜說,病人是在60歲或準備退休享受晚年生活時被確診患上帕金森氏症,而大多數照護者是病人的另一半,年齡與病人相近,而且擁有自己的健康問題如三高、膝蓋疼痛等。

“如果照護者是年輕人,他必須繼續工作賺取收入,不可能辭職在家照護病人,由此可見,帕金森氏症是個經濟負擔。”

她強調,照護者沒有選擇,因為必須有人挑起這項重擔,尤其沒有經濟條件送病人到療養院或聘請照護者的家庭,加上亞洲人普遍不能接受把長者送到療養院的“不孝行為”,因此,照護者的負擔和壓力更大。

“最重要的是,照護者要教育自己,接着做好時間分配,確保病人定時會診和服藥,並定下未來計劃,例如5年或10年內病人可能會發生的狀況和應對方法。照護者也可以加入大馬帕金森氏症協會了解更多關於此病和照護病人的方法。”

不只行動緩慢

排尿血壓全失控

黃碧瑜提醒,許多病人是因為出現震顫或行走異常的症狀前來掛診,但是,仍有許多症狀是我們肉眼無法觀察到的,除非親自接觸病人、與病人談話索取更多資料,醫生才能作出診斷。

“病人因震顫的症狀前往掛診,這其實只是帕金森氏症的冰山一角,實際上,帕金森氏症的病人有許多系統和狀況上的挑戰,例如焦慮、便秘、憂鬱、性功能障礙、失去味覺等。”

“那些與行動無關的症狀稱之為非運動症狀(Non-motor Symptoms,NMS),最典型的是精神功能障礙導致排尿時異常疼痛、血壓失控。有時候病人不只是行動上的緩慢,腸胃的蠕動也很慢,有時難以控制排尿。”

她提到,對於照護者來說,最令人感到擔憂的是帕金森氏病人可能會患上失智症(dementia)的問題。

失智的意思是健忘,而病人會患上如阿茲海默症般的失智症,特別是在帕金森氏症的中晚期階段。

“帕金森氏症的病人是因為患病後才得到失智症,換言之,失智症是帕金森氏症的延伸。當然,原發性失智症和帕金森氏症的失智症是有分別的。”

請問醫生:

無需掃描 臨床問診可診斷

◆問:如何發現一個人患有帕金森氏症?

◆答:其實,有很多病人在早期已診斷出有風險因素,但是由於沒有運動症狀,所以沒有尋求治療。

後來造成病人越來越多的失能,通常不是行動上的障礙,而是其他問題如失智。

◆問:有哪些篩檢或檢驗可以發現帕金森氏症?

◆答:病人不需要掃描或血液檢驗來確診,醫生只需要臨床問診就足夠作出診斷。有時候病人需要進行腦部掃描,主要是找出其他或排除其他原因,並非診斷。

◆問:帕金森氏症病人能夠活多久?

◆答:帕金森氏症病人的平均壽命是10至15年,但因人而異,有的病人確診後30年仍活着,有些病人則活不到10年。有些病人得到良好的照護,加上醫療的進步,可以活得較久。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