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李燕君 (檳城16日訊)檳城頭條路懷舊的“蹲板凳”潮州粥攤,近期回來了! 因受疫情影響,具有80年悠久歷史的檳城頭條路“蹲板凳”潮州粥攤,在去年熄燈,令檳城“蹲板凳”潮州粥的特別生活文化走入歷史。 該店的關閉一度令許多老檳城人依依不捨,無限惋惜。 如今新業者黃耀明(譯音)決定把檳城人所熟悉的“蹲板凳”街邊喝粥文化保留,以新姿態“回歸”,讓老檳城人有機會重溫昔日“蹲板凳”喝粥的樂趣,也讓新食客趕上檳城特別風景線的美食熱潮,前往打卡一翻。 聆聽意見保留早前板凳 黃耀明是在朋友的建議下到頭條路設攤賣粥,並聆聽意見保留下早前的板凳,讓顧客可回味蹲板凳镻粥的趣味。但也在攤檔設有合適的餐桌讓客人選擇。 他的招牌菜是咖哩,即娘惹咖哩與印度咖哩兩種味道,深獲許多食客鍾愛。 他於去年4月開賣,但因疫情關係導致作業一直斷斷續續,生意也受到影響。 如今隨著政府放寬管制,生意開始好轉,目前每週營業5天,即從週四至週一的上午9時至下午4時。他計劃下月開始延長營業時段,從上午9時至晚上9時。 他日前接受珍珠快訊訪問時指出,為加強衛生,他在2個月前以透明罩維護粥攤,與早期大家在長板凳上半蹲半坐的“蹲板凳吃粥”風彩有些不同,但仍受現代顧客歡迎。 據知,頭條路“蹲板凳”潮州粥街邊飲食文化的疫下最後堅持者,由於前業者年事已高加上疫情關係而去年結束營業,令常客感到惋惜。 許祿霖:難得回味一下 73歲的老街坊許祿霖今日受到光明日報記者的訪問時說,他已光顧和支持新粥檔數次,也重新體驗蹲板凳吃粥的樂趣,難得回味一下。 讓他感覺是不同的除了老板不同人外,菜色也不同的,周圍的人事景物也已不如往昔。他一人消費一餐是6令吉。 他說,發展令檳城許多舊時光的熱鬧情景,都已成為回憶。 “早期附近有鐵廠修車廠,有民宅,吃粥食客大多以勞動階級為主,如此此景不在。” “我本身在這間汽車噴漆坊工作了20多年,用餐對前粥檔很依賴,但現在發展變遷,連我老板的店也快被收回了,我未知何去何從,或許會選擇退休也說不上。” 檳城是美食天堂,這新粥攤老板黃耀明曾經營潮州粥與經濟飯20多年,累積不少忠實客源,相信假以時日,這全新出擊的蹲板凳潮州粥,定能俘虜不少檳城人的心,甚至受遊客青睞。 魏子森:保存傳統風味美食之道 彭加蘭哥打區州議員魏子森對“蹲板凳潮州粥”回歸表示興奮,雖然粥檔和之前的風味不同,但這是值得高興的事,而且這也是檳城人保存傳統風味的美食之道。 “其實有些人以為錯過了,如今都有機會重溫一下,是非常難得的事。我本身也想去光顧支持與體驗一番。”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