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機器人可視化微創手術 治腰椎管狹窄康復快

(吉隆坡訊)脊柱是人體能夠直立行走的重要支柱,椎管是指“脊梁骨”之間的管道間隙,裡面有神經,脊髓等重要組織通過。

Advertisement

而腰椎管狹窄症是指各種原因引起椎管空間減小,壓迫椎管內神經根引起腰腿痛。

脊椎外科顧問莫哈末希山醫生(Mohd Hisam)指出,嚴重的腰椎管狹窄的病人將無法行走,長期需要臥床或靠輪椅移動,更糟的情況是,腸道和膀胱功能受到影響,以致病人有屎尿失禁或無法排便排尿的窘境。

ADVERTISEMENT

他提醒,一旦病人有腸道和膀胱功能失控的問題,需要在一兩天內接受手術,否則,延遲治療使問題發展成慢性疾病後,日後就難以治療和恢復應有功能了。

防止過度切除椎骨

他表示,椎板切除減壓術是腰椎管狹窄症的典型手術,主要用以治療有神經性跛行或坐骨神經疼痛的病患,做法是將病人的整個椎板,即覆蓋椎管背部的骨骼移除,無可避免也會切除一些椎骨、韌帶、軟組織等,以減輕神經所受到的壓力。

“以往,我們會建議患有嚴重腰椎管狹窄症的病人接受傳統手術,即將整個椎板切除,以解除神經受到的壓力。通常,病人手術後至少需住院1週,加上許多病人因為年長、糖尿病等因素,傷口難以癒合,需要住院更久。”

“如今,在機器人可視化系統(Kinevo 900 robotic visualization system)的顯微外科手術工具的輔助下,快速有效地完成治療。”

他提到,使用這類輔助工具,主要考量到病人的安全問題。如果手術安全,那麼病人就會很有信心接受治療,而且手術後的恢復迅速。

“椎板切除減壓術的風險是過度切除椎骨,一旦失去過多的椎骨,病人就會有脊椎失衡的問題,並且要進一步接受椎骨裝上螺絲等儀器的程序,術後會有背部僵硬的問題。”

“不過,在機器人可視化系統的幫助下,我們可以切除最少的椎骨或只切除需要的部分,也免除椎骨裝上儀器的機率,預防脊椎失衡的風險。”

“年長的患者已經有很多行動不便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使用最少的治療,讓他們可以恢復最低限制的生活。”

他提醒,除了腰椎管狹窄症,一些年輕病人患上腰椎間盤突出症(lumbar disc collapse或slipped disc)或頸椎管狹窄症(cervical stenosis)同樣可以通過機器人可視化的微創手術進行治療並獲得良好療效。

手術風險降至0.2%

事後須做物理治療

莫哈末希山說,糖尿病患者接受手術的感染風險高達20%至25%,但是,根據研究,如果糖尿病患接受機器人可視化微創手術的話,感染風險可降至低於1%。

莫哈末希山說,糖尿病患者接受手術的感染風險高達20%至25%,但是,根據研究,如果糖尿病患接受機器人可視化微創手術的話,感染風險可降至低於1%。過去微創手術系統執行的脊椎手術風險是3%,如今,有了全新的機器人可視化系統,手術風險已降至0.2%。”

手術時間縮短50% 住院1週減至3天

莫哈末希山提到,在國大醫藥中心,腰椎管狹窄症手術治療的候診時間長達6個月,自從引進機器人可視化系統後,候診時間已縮至3個月。

“在機器人可視化系統的幫助下,病人可把住院1週的時間減至住院3天,即入院第一天接受檢查,隔天進行手術,第三可以出院,節省了病人的時間。”

他稱,減少住院期間接減少了住院需要的人力和費用,同時也縮短了大批病人排長龍的等候名單,一舉多得。

“以往進行一次傳統脊柱手術需五六個小時屬於正常,但是,有機器人可視化系統的協助下,手術時間可以減少一半以上,例如嚴重腰椎管狹窄的病人全程只需要1小時40分鐘完成。”

病人多是年長者

暫無法執行日間手術

過去任何需要手術的脊椎問題,幾乎都可以使用機器人可視化系統,莫哈末希山醫生希望未來有一天,能夠使用系統取代傳統手術,因為它安全、快速,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療效。

“政府醫院需要縮短手術時間,並提高營運週轉率,這與政府要改善公共衛生的目標一致。全新的機器人可視化系統是在今年3月抵達國大醫藥中心,我在2012年已開始使用類似的系統。目前國大醫藥中心有3名擅長使用這套系統的脊椎外科醫生。”

他說,這套系統適用於進行腦和脊椎手術,不過,這項系統暫時只供脊椎外科使用,還未與其他專科共享。

“我們還不能做到日間手術的水平,因為日間手術需要有其他更多的承諾,例如病人必須是年輕的、不能有任何的健康問題等,而我們的病人多數是年長者,他們都不是日間手術的最佳人選,或許未來有一天能夠發展成日間手術的服務。”

降低微創出錯風險

醫生須掌握傳統手術

莫哈末希山醫生指出,Kinevo 900機器人可視化系統是一部結合高解析度手術顯微鏡、3D可視化、機器人控制和醫生主導的微創手術系統。手術進行的當兒,醫務人員可以即時獲得光學、導航和模擬等詳盡信息。

“這部手術系統像一部全球定位系統(GPS),能夠充分提高可視化位置和清晰度,醫生只需要在病人脊柱部位製造微小的切口,即可把0.5毫米般細小的神經放大視象,讓醫生更有效率地進行手術,並縮短了手術時間。”

他說,許多外科醫生不熱衷於微創手術,主要因為微創手術是一種陡峭學習曲線(意即短期內需掌握全新知識),醫生需要掌握好傳統手術後,才能學習微創手術。

“我舉個例子,傳統手術可讓我們看到大部分的脊椎,但是微創手術只能看到局部脊椎,所以執行手術的醫生必須清楚知道自己的位置,如果傳統手術未掌握好的話,執行微創手術的話就有出錯的風險。”

“我個人認為,外科醫生應該在傳統手術累積了經驗後,才轉向微創手術。我本身在2007年開始執行傳統手術,並在2009年開始第一項微創手術,直到2012年才完全執行脊椎微創手術。”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