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評估消費師生6年

教育部長馬哈基爾卡力宣佈教育改革項目,其中一項是檢討小六評估考試(UPSR),以徵詢民意,探討落實中央考試和校本評估各佔60%和40%模式的可能性。

為了擺脫填鴨式教學及著重培養學生思考能力,教育部是於2011年推行KSSR制度,以便在2016年讓這批六年級的學生應考UPSR時,校本評估將佔成績40%。

Advertisement

想不到,今年踏入UPSR準備轉型的年頭,打算以新模式鑒定學生學習水平的關鍵時刻,教育部態度突然U轉,改以收集民意,一旦獲得大多數人同意,就會在一兩年內實行如中三評估考試(PT3)般的校本評估制度。

解讀馬哈基爾的談話內容,意味著今年仍維持現有一試定成敗的UPSR考試模式;他沒有加以說明,如果民眾不接受新模式,是不是還有其他教改方案。

坦白說,就百年樹人的教育大業而言,這項做法相當兒戲,到底它是真民主,由民眾集體決定集體負責,抑或不敢擔當大任,日後有何閃失就“卸膊”,將責任推到一干二淨?那麼,過去的教研報告又做來幹啥?

教育制度朝令夕改,即使各項所謂新的好的措施,最終不過是變成消費教師與學生的工具,國民如何接受到具有素質的教育?

ADVERTISEMENT

再談折磨到教師半死不活的校本評估。

教師基本工作是負責教學與批改作業,自校本評估落實後,便要兼當書記,定時上網填寫學生資料,一大堆文書工作也許必須挪到放學、下班、晚上孩子入睡後,才有時間處理。

將學生當白老鼠實驗

有一段時間,由於系統經常癱瘓,令教師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壓力極大。

無可奈何的是,UPSR仍未按照原訂計劃納入校本評估成績,教育部反而返回原點再重新定奪,既然那麼不慎重,又何必當初呢?原來,這些年,校本評估一直在原地踏步。

這種情況,好比倉促地推行英語教數理,僅僅6年時間就壽終正寢廢除了,學生在小學接受雙語上數理,尚未銜接到中學和大學,根本評估不到數理英語化帶來的實際效益是弊大還是利大。

類似問題多不勝數,近日就抖出歷史課本弊端叢生乃至需要300萬令吉重印,以糾正馬六甲正確位置,還有年復一年的師資問題等等,無不讓人搖頭嘆息。

綜合以上事件,足以證明我國是通過官僚支配國家教育制度,出發點是以政治作為考量,並駕馭一切之上,而非透過學術專才掌舵提昇國民的教育素質及水平。

尤其是每當新教長上任,都會玩花樣搞搞新意思,將學生當成白老鼠進行實驗,隨時剝奪他們發揮才華與潛能的空間,典當他們美好的將來,亦斷送國家更好的未來。

這樣下去,政府欲培養國民染指學術性質的諾貝爾獎,終究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遠不如安華角逐諾貝爾和平獎般,有更好的機會提早“圓夢”。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