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地方

林玉裳穿針引線導覽 遊走文山堂瞭解歷史

(檳城11日訊)提起邱公司,較為人熟知的是龍山堂邱公司,但其實尚有另一間規模較小的邱公司坐落在檳城海墘新路,那就是文山堂。根據邱公司宗族結構,文山堂創辦人邱廣溫是屬於海房,也因此只有同屬海房的邱氏才能成為該堂的會員。

Advertisement

檳城古蹟信託會主席林玉裳昨日首次在該堂舉行講座及導覽,吸引國內外民眾到場聆聽文山堂邱公司的歷史,及一睹該堂含有豐富文化故事的建築。

海房邱氏 方能成為會員

ADVERTISEMENT

她說,邱氏祖先遷榮公來自中國河南,後在唐朝時期(公元885至886年)遷至中國福建泉州。

“有趣的是,其實新江邱氏始祖本姓曾,他娶妻生下一子名晚成,後遷到龍溪三都鄭墩村(後來的新江),並在那裡承襲邱氏鴻業,所以被後代稱為海澄新江邱氏的始祖。”

她續說,後來這位遷榮公的兒子,晚成公在明初立戶添姓邱,他的後代都姓邱。也因此,部分老一輩的人會說邱氏和曾氏不可聯姻,因為兩人可能源自同一個祖先。

“邱氏的邱原本是丘,但因至聖先師孔子亦名為孔丘,所以清朝皇帝下令姓丘百姓改姓邱,以示尊重聖人。”

她指出,隨著時間的推移,邱氏後代散佈到中國各地並依據他們的落腳處以四大角來區分,四大角之下又細分為13個房頭。

中稱仰文堂

當中邱廣溫(1392年至1469年)搬遷到海墘居住並創辦文山堂,所以文山堂是屬於海房。在18世紀初,來自中國福建省、漳州府、海澄縣、三都境、新垵包及新江社的邱氏後代來到檳城並於1878年建好文山堂。

“不過,在中國不稱為文山堂,而是仰文堂。”

3次修復增添本地元素

林玉裳說,該堂共進行過3次修復,分別在1930年、1960年及2016年。在30至60年代的修復工作中,他們添加了本地元素,民眾可在該堂建築發現鑲嵌磚(mosaic)。

“特別的是,當時該堂部分建築已經損壞,他們就安裝替代品,但這些物品卻和該堂的歷史文化毫無聯繫。在該堂屋頂一處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人像,但在她身後卻出現西方國家的玩偶,讓人啼笑皆非。”

她指出,該堂的設計每一處都有其含義,凡圖必有意,其意必吉祥,所以參觀歷史建築就好比尋寶。 

她說,文山堂建築繪有許多名著及經典故事,如古城會關羽斬蔡陽、封神榜、琵琶行等。屋頂也有企龍,意即站著的龍。

走進大殿,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的神主牌,抬頭看會看到燈梁及五福鬥。她說,古時候,當一戶人家的妻子誕下男孩就會在燈梁上掛燈。

1878年文山堂建竣

據歷史記載,早在1775年就有邱氏後代在檳城出生,到1816年邱氏一族已有上百人。1878年,邱天德是文山堂的大家長,當時在他的帶領下文山堂擴充並買房收租金。

既然文山堂早在1878年建竣,為何該堂鐵門上寫著1907年呢?林玉裳解釋,早年文山堂原址確實是面向大海,當時的土庫街(Beach Street)“街如其名”,是個海灘。在19世紀末政府啟動填海計劃大興土木並在1906年建設海墘新路,而該堂也被迫往後搬遷並重建新的鐵門,所以它才會寫下1907年。

“不過,舊有文山堂的大門柱子依舊保留著,就在文山堂的對面。”

說到文山堂建築,她說,這是傳統閩南建築與馬來浮腳屋的混合。由於喬治市地處低窪,馬來同胞擔心下雨時水淹進屋,所以他們的屋子都會建得高些。在中國都不會看到被建高的祠堂,這是屬於檳城的特色文化。

她憶起,曾經有位台灣教授告訴她,最漂亮的閩南建築不在中國或台灣,而是在檳城。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