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李祥自創鐵線藝術品 供民眾合照互動散播歡樂

現年43歲的李祥,是道地的高淵人,他之前原是燒焊技術員,目前卻自稱為藝術工作者。

Advertisement

他於17歲離開學校之後,就到父親的鐵廠當學徒,從修理腳車到燒焊技術,甚至後期學做小型機械,父親李坤豐一直都是他的導師。

從2012年開始至今6年多,他創作了大約80件大大小小的作品,且作品廣為讚賞,因此獲得“鐵線藝術達人”的尊稱,讓他感覺自己對藝術的滿腔熱忱終得到肯定和回報。

ADVERTISEMENT

先讀書求學,後承繼父業,那是家人為他鋪好的人生軌道,雖然他本來在鐵廠的工作很平凡枯燥,但卻也相對安穩。

把鐵片白鋼附加生命情感

直到9年前,即2012年,他接到一項特別訂單,有一家公司要求他到檳城古蹟區做一件鐵線作品。

這是他第一次接觸到做鐵門、鐵花以外的生意,而這宗交易也觸動他對藝術和創作的情感,讓他開始想到要把死板的鐵片和白鋼,改造成有“生命”和“情感”的藝術作品。

當時,父親曾問他:“你真的想要往藝術領域發展嗎?”而他則堅毅的回答:“爸,給我兩年的時間,如果達不到理想成績,我就做回老本行。”

2013年,他開始全職往鐵線藝術領域發展,在燒焊工作方面累積了21年的經驗後才轉行,這無疑是極大的新挑戰。

對李祥來說,鐵線藝術就像數學加法,一枝鐵條加千千百百枝鐵條,將之變成一幅畫、一幅景觀,甚至延伸成一幅可以互動、有生命力的藝術作品,在這過程中,不僅鐵材質,就連帶鐵匠本身都得以增值和昇華。

過後,沒有任何藝術學歷背景的李祥,完全靠構思創作和計算比率的方式,用雙手把鐵條拗成各種圖案,再噴漆加色,成為各種可以與民眾互動的巨圖。

“我的產品只靠鐵線、鐵條和鐵板,完全不用機器加工,全都是我用雙手的力道拗出來的。”

他解釋,如果用熱度燒軟鐵材質再來拗動,冷卻後若要再調動幅度,則必須再焊熱,這會消耗很多時間,所以,他決定直接以雙手力量來拗調鐵材以製成產品。

要價千元一般人喊貴

李祥坦言,他的鐵線藝術之路走得並不順利,首2年,他根本賣不出任何一項作品,包括他第一次創作,定價7000令吉的兩件作品。

2013年,他自創鐵線藝術坊,到2014年年底,差不多2年的時間,他到美食店和手信專買店推銷及招生意,但始終沒有人對他的產品有興趣,且許多人都覺得,用幾條鐵線製成的作品竟賣到幾千令吉的價格,可說是太貴了。

他強調,大家只一味嫌貴,卻沒有想到它的藝術價值、廣告效果和它的耐用度,其實,這絕對是物有所值的藝術品。

“鐵線藝術作品和壁畫相似,只不過,鐵線作品必有和民眾互動的部分,比如一輛模型腳車,它一定有個角度可讓民眾坐騎或推動,以便供人充作拍照用途,無形中可為佈置鐵線作品的商店打廣告。”

他說,鐵線作品的好處是它可以被拆下或搬遷到其他地方,不會因為一道牆壁需刷新而被毀壞。

“再來,鐵線作品極其耐用,每項作品至少可用上7年,拆下後還可以重新換顏色並循環使用。此外,萬一鐵線作品被破壞,還可輕易修復,且可以轉售。”

漲至數萬元仍獲青睞

李祥說,他在自創的“鐵線藝術品”這門行業裡既沒有前輩也沒有師父,所以,他自稱為全馬首創鐵線藝術創作坊,而其作品的價格也已從最初的每件幾千令吉漲至現在每幅幾萬令吉,但還是獲得很多商家的青睞。

“如果是已經完成的作品,最複雜和最具挑戰的是《熱帶水果巧克力櫃台》,那是我在2015年創製的作品,買家是一名日本老板。

他當時花了大約40天的時間來完成這項作品。

“當時,那位日本老板是在看到隔壁的紅園美食坊向我購買3件鐵線藝術互動作品後,因為覺得這些作品很特別,且以後即使他所經營的土產店要搬遷,他還是可以把這些作品拆下搬走,而決定向我購買鐵線藝術品。”

為雪華小趕製起源之樹

雖然李祥的鐵線藝術事業已逐漸步上軌道,但他仍不時自我挑戰,且作品圖案越來越複雜,越來越細膩,以便能自我提升。

目前,他正在製作的是最複雜,且最具挑戰性的作品──《起源之樹》,寬27呎、高19呎。

《起源之樹》分3部分進行,李祥先從樹根、樹幹開始着手,因為它是最複雜,且最難處理的部分。

“第二部分則是樹葉,每片樹葉從拗成的形狀再被焊接成幾百片,過程中一再重複的步驟考驗耐心和力度。最後部分則是《起源之樹》4個字的作品,由於中文字的筆劃多,我每次在處理字體的過程中,必須投注更多的情感,才能顯出字體的柔美感覺。”

提起《起源之樹》的由來時,李祥披露,2017年5月27日,位於雪州蒲種的深靜(哈古樂)華小的家協主席陳財泉和校長黃燕輝帶領師生到高淵參觀李祥的工作室,當校長聽了鐵線藝術製作過程後便馬上說,學校將有一幅牆畫──《起源之樹》。

過後,校長便在董事會提議向他訂製取名為《起源之樹》的鐵線藝術作品。

擬創辦活動性藝術館

李祥已定下一個目標,即創辦一家鐵線藝術館。

“這些作品從開始構思、作圖、計算,拉鐵線,都是我一個人親力親為,不論是用了一週或半年的時間,我和這些作品都建立了感情,一旦賣了它們,就如同把女兒嫁了出去。”

為了能永恆留住自己的創作品,李祥決定策劃“活動性鐵線藝術展覽館”,而這展覽館可以到任何地方展出,因為鐵線作品是可以拆了再安裝的藝術品。

他披露,他將準備10幅具連貫性的作品,以到全國各地收費展出。

他的作品畫面極為生活化,而其作品靈感也都是來自周邊環境、人事物及電影。他的工作室外牆有3幅作品,當中一幅長14呎寬3吋的作品是2016年製成,而他也將之充作母親節作品,取名《媽媽我愛你》,並送給了媽媽。

詢及這門行業是否可以持久時,他以肯定的語氣說,他從2013年開始全職製作鐵線藝術品至今,而其作品水平一直在提升和進步,因為現代人多要求創新和創意,因此,他認為他自創的這門行業絕對可以持之以恆。

“有人問我是否會收徒弟,我告訴他們,現在都是外勞在做鐵門和涼篷鐵架,而我的工作比那些工作更辛苦,又怎會有人願意做。外勞也很喜歡我的作品,但就連他們也不要做,唉,現在就連外勞也開始選工了。我很享受現在的工作,因為我的作品能讓民眾互動拍照並帶來歡樂,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而且我的每件作品都有主題,也都在傳遞正能量。”

作品能宣傳多方爭訂購

2014年10月,李祥通過其母校──大山腳日新獨中校慶展出的鐵線藝術作品《救救卡在門框的小象》,更成了他事業的轉捩點。

2015年,他通過全國5場獨中嘉年華活動展出作品,並正式開拓他的鐵線藝術生涯。但在這期間,他仍沒有賣出任何作品,只是義務參加展覽,讓更多人知道有鐵線藝術的創作。

過後,皇天不負有心人,他開始接到訂單。

“向我訂購作品有飲食中心、土產商店、酒店、學校、文化館等,當他們的顧客在鐵線作品前互動拍照後,再把照片分享到社交媒體時,就等同替他們的商店免費宣傳。多虧了智能手機的年代,手機拍照和社交網絡的發達,才讓鐵線藝術作品得以發揮宣傳效果。”

他笑稱,幸好他遲至6年前才展開鐵線藝術創作的事業,如果他早在10年前便開始這門事業,恐怕他早已結束這門事業了。

李祥的每一項作品都會預留角度供民眾拍照和互動,這使得其鐵線藝術品廣受歡迎。

在這當中,曾在大山腳日新百年校慶展出的“鐵藝大舞台”能讓最多人同時參與互動拍照,因為該作品長38呎,寬12呎,且內有鋼琴、大提琴、爵士鼓、豎琴、小提琴、薩克斯風、麥克風等7種樂器和用品,可供民眾操作並拍照。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