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李健聰:國人應了解內容 “新經政策精神仍在”

(吉隆坡12日訊)八打靈再也區國會議員李健聰認為,雖然國家新經濟政策已過去多年,但國人也應該了解該政策的內容,因為其影嚮力仍舊深深地留在我國的政治體制內。

他今午出席由隆雪華堂社會經濟委員會、林連玉基金學術及教育委員會所舉辦的“敦拉薩新經濟政策:首十年的反思”新書推介與座談會時表示,新經濟政策從過去的70年代開始深深地影嚮了整個馬來西亞,所有的國家政策發展都脫離不了新經濟政策。

Advertisement

“雖然名義上,(新經濟政策)已經廢除了,但它的‘DNA’和精神到今天還是繼續地留在我們國家政治體制內,這本書從很多方面去探討新經濟政策推出後的首個十年到底為國家帶來什麼影嚮。”

出席嘉賓手握新書合影;左起為黃先炳、蘇詠雄、黃玉珠、杜乾煥、李健聰以及侯淵富。

當年推出加速經濟發展

他說,新經濟政策固然有其好的影嚮,比如我國在70年代前的經濟政策都是放任自由的經濟,這對我國獨立後的國家經濟來說並不會有太快的發展;而我國當時也受制於全球的生產和供應鏈及整體政治外交關系的制約,因此若國家政府選擇不作為的話,整體的經濟發展限制會比較大。

ADVERTISEMENT

“如果我們現在往回看的話,其實七八十年代的經濟在新經濟政策推出之後快速發展。”

李健聰(右三)和杜乾煥(左三)在其他嘉賓的見證下為新書舉行簡單的推介禮;左起為蘇詠雄、黃玉珠、黃先炳(右一起)以及侯淵富。

2負面影嚮

他也舉例,新經濟政策所造成的負面影嚮,特別是在該政策落實後的後半段,包括一開始為了減少國外資本的持股,讓國家資本可以增加,但後來卻落入了朋黨手上,更甚的是到了朋黨家人的手中,而這也導致當時的良好政策造成了我國如今所要面對的問題。

“第二點是教育,雖然該政策的第二個目的是要消除職業和種族的分辨,但我們回顧一下的話,應該還是弊多於利。我們大專教育(水準)到今天已下滑到一個非常嚴重的地步,不但是大學,甚至是中學和小學教育也陷入了危機。我們的數理科國際考試甚至比不上鄰國越南,當時該政策推出的時候越南還在發生內戰。”

他說,必須承認我國的教育因為政治的關系而導致了教育素質不斷地滑落。即使土著入讀率和畢業率已獲得提升,但整體而言仍得不償失。

“所以我個人認為新經濟政策還有非常多值得討論的面向。所有政策制定者或關註國家發展的公民都應該去閱讀這本書,了解當時70年代的政治如何經過博弈進而推出這份深深影嚮我們往後50年的政策。”

《新經濟政策首十年》推介

以英文為媒介語的《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首十年》一書可在文運書坊官方網站 https://www.gerakbudaya.com/product/malaysias-new-economic-policy-in-its-first-decade 購買,有任何疑問者可電郵至 gerak@gerakbudaya.com 或 gerakbudaya@gmail.com 或撥打03-79578342了解更多詳情。

一同出席以上活動的包括書籍作者杜乾煥、林連玉基金主席侯淵富、學術及教育委員會主任黃先炳、隆雪華堂副會長黃玉珠及隆雪華堂社會經濟委員會主席蘇詠雄等人。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