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国际

机率1/500! 路过恒星 恐撞飞地球

科学家最新模拟研究惊人预测,未来数十亿年内,我们的太阳系有高达2%的机率,因与偶然路过的恒星发生引力交互作用而「失去」行星。这项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伊卡洛斯》(Icarus)的评估更指出,即便是地球,也有约500分之1(0.2%)的机率因此被无情抛出太阳系,或与其他天体发生灾难性碰撞;而地球单纯被抛离的机率则约为10万分之1。

科学媒体《IFLScience》报导,传统观点认为,太阳系的主要终极威胁源于约50亿年后太阳步入生命末期,膨胀为红巨星时对内层行星的吞噬。水星与金星届时恐难幸免,地球亦岌岌可危。然而,此想定忽略了太阳系在漫游银河途中可能遭遇的外部引力扰动。新研究强调,恒星间的近距离「擦肩」虽属罕见,其引力却足以对行星系统的微妙平衡造成毁灭性破坏。

Advertisement

该研究团队的模拟结果显示,先前对此类恒星交互作用影响的评估,可能低估了行星轨道失稳的真实风险。《伊卡洛斯》的这项新工作,描绘了太阳系未来更为广泛且严峻的潜在危机。

研究团队估算,每100万年,平均约有19颗恒星会从距离太阳仅1秒差距(parsec,约3.26光年,较目前最近邻恒星更近)的范围内掠过。在其长达50亿年的模拟历程中,计算结果显示有2%的情境最终导致了行星的永久「遗失」。

在这些行星失落的灾难情境中,位处太阳系边缘的矮行星冥王星,有5%的机率因受外层巨行星轨道扰动的连锁效应而变得不稳定。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则因其独特的轨道位置,成为最易受外部引力摆布的行星,其轨道不稳定风险骤增50%至80%,使其最可能率先「脱队」远离。

对于人类家园地球而言,研究明确指出其「失落」的总体机率为500分之1(0.2%)。此处的「失落」包含了两种毁灭性可能:一是被强大的引力弹射出太阳系,永远漂泊于寒冷的星际空间;二是与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或大型天体发生毁灭性对撞。其中,若单独分析地球因恒星掠过而被直接逐出太阳系的特定情况,其发生机率则约为10万分之1。即使未来人类有能力移居火星(Mars),恐怕也难高枕无忧;模拟数据表明,这颗红色行星面临相似「失落」命运的机率甚至略高于地球,达到0.3%。

ADVERTISEMENT

该研究还揭示了一个关键观点,由恒星掠过引发的行星失落事件,更倾向于在太阳系演化的相对早期阶段,即未来40至45亿年内发生,而非等到太阳膨胀为红巨星之时。这意味着,在此之前,路过恒星的引力扰动可能是导致太阳系行星轨道长期不稳定性的更主要肇因。值得庆幸的是,就目前天文观测而言,在可预见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无已知的恒星会对我们的太阳系构成迫在眉睫的近距离威胁。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