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ebcdn.guangming.com.my/wp-content/uploads/2024/11/20241111CPKK30c_DURIAN.jpg)
(吉隆坡11日訊)中國近年對榴槤需求激增,預計2026年零售額將達到人民幣1300億元(約796億令吉),除了東南亞農民紛紛搶種,更有中國人跑到寮國等地區種榴槤。專家預期,中國目前雖處於榴槤的黃金時代,未來五年恐會出現供應過剩問題。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以中國為重點市場的東南亞榴槤生產商,擔心供應過剩和經濟逆風可能會削弱中國對榴槤的需求,卻不擔心中國榴槤自給自足的影響。
多年來,來自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的主要榴槤出口商,齊聚上海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尋找新訂單,很少有人擔心來自中國的競爭。
吉隆坡榴槤貿易商LKE集團董事經理陳明珊指出,中國與大馬不同,中國適合種植榴槤的耕地很少,儘管海南被認為是一個好地方,其地質和氣候限制意味著種植成本和零售價格將會高得多,不像大馬具備技術、地理和氣候等有利條件。
他說,自給自足對中國來說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仍須仰賴進口。
新加坡榴槤國際協會執行副主席劉艾博(譯音)也表示,海南榴槤成本太高,無法大規模種植,每公斤平均成本約60元(約36.75令吉),但在東南亞種植榴槤的成本大約每公斤20元(約12.25令吉)。
報導指出,儘管東南亞榴槤貿易商相信自家的榴槤將繼續滿足市場需求,但供應過剩和中國中產階級對的榴槤的胃口下降,使得榴槤的前景出現變化。
品質 聲譽恐受損
隨著越來越多地區搶種榴槤,主要出口國的貿易商皆表達了擔憂。劉艾博示警,東南亞榴槤種植不受控制的成長有風險,榴槤品質在一窩蜂的搶種過程中,恐損及整個行業和聲譽。
大馬農業技術供應商Agrionex銷售總監林奕成則說,中國目前正處於榴槤的黃金時代,但勢頭可能會減弱,未來無年可能會進入白銀時代,屆時可能會出現供應過剩,特別是新鮮水果的保鮮期較短。
除了東南亞農民搶種外,中媒也披露,為了搶搭中國榴槤財商機,許多人跑到寮國等地區承包土地,種植榴槤,再回銷中國,加上東南亞搶種,專家擔憂中國榴槤市場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中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