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歷史價值 缺旅遊動力 吉布秧谷需注入新元素

報導:許紫菁

(亞羅士打訊)吉州導遊公會主席林保祿指出,位於吉州的布秧谷(Lembah Bujang)確實擁有其歷史價值的存在,惟基於目前當地仍缺乏豐富的旅遊元素及獨特特徵,加上路途偏遠,導致到訪的遊客人數有限,也無法讓人有重遊的念頭。

Advertisement

他說,州政府若真的有意將該處打造成世界七大古蹟之一,第二個的柬埔寨吳哥古跡(Angkor),作為吉州首個古蹟旅遊胜地,應在該處增設更多值得遊客到訪的元素,包括提升該處的設備、增建更多讓遊客能夠探索其歷史價值的東西,否則其吸引力便不大。

別失去本身獨特特徵

林保祿認為,若州政府要把該處打造為如假包換的第二個吳哥窟,便會讓人覺得該處失去了其本身獨特的特徵,也會讓人覺得在抄襲他人的名胜古蹟,加上若浪費巨款去發展該區,而無法達到預期的成效,根本只會浪費金錢與時間。

“名胜古蹟必須要有本身的特徵性及值得遊客到訪的原因,而非只會仿傚其他名胜,否則大家為何要選擇前來觀光呢?”

ADVERTISEMENT

他週四接受《光明日報》訪問有關吉州政府有意將布秧谷打造成第二個吳哥窟一事時強調,他曾經帶光觀團員到該處旅遊,惟得到的回響及反應卻欠佳,一來是因為遊客認為路途遙遠,二來則是該處四周都是森林,除了設立一個博物館外,就沒有其他值得到訪之處。

“這種歷史古蹟的地方通常都只會吸引對考古有興趣及研究的人士到訪,但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想要重遊該處。”

此外,詢及州政府有意把吉州打造成自然生態旅遊區的計劃是否行得通時,他沒有正面回應,不過卻建議政府集中州內的旅遊景點,才不會讓遊客覺得浪費時間。(TSK)

民眾贊成打造第二個吳哥窟

民眾李勁勛指出,吉州的古蹟名胜不多,若政府能成功將之打造為第二個吳哥窟,無疑對國內的民眾來說都是一件好事,至少大家有機會參觀歷史古蹟。

“我本身仍未到訪這個地方,不過知道它是個擁有歷史價值的名胜地。我會想去走走看看。畢竟我本身對這些事物也很有興趣,只是沒有深入研究。”

他希望政府真的能夠把該處打造成第二個吳哥窟,不過他相信這不是一朝一夕實現的計劃。

此外,民眾李清祥披露,他本身曾到訪布秧谷,但該處的發展進度及設備仍有待改進,加上該處的宣傳不足,容易讓人遺忘它的存在。

“無論如何,若州政府真的有意把該區打造成第二個吳哥窟,對當地民眾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因為該處可說是較為偏僻的地方,若獲得政府的關注,或多或少都會為當地的發展及人民的收入帶來好處。”

此外,他認為,一旦第二個吳哥窟落成後,也有助於讓年輕一輩更瞭解該處的歷史發展及演變過程。(TSK)

歷史比吳哥窟悠久 打造成功將成東南亞之最

吉州旅遊事務委員會主席瑪尼古馬指出,布秧谷的古蹟早在第3世紀便存在了,並已被列為國家文化遺產,佔地80英畝,它遠比位於柬埔寨吳哥窟的歷史還要悠久,一旦州政府成功將之打造為第二個吳哥窟,它便成為東南亞歷史最悠久的古蹟名胜,相信屆時將能夠吸引無數的遊客到訪。

“許多人誤把布秧谷認定為一個宗教胜地,但其實它除了擁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外,富有許多值得大家探索的歷史古物,同時也是一個大自然生態的景點,非常適合作為旅遊區。”

他說,據北大考古教授瑪迪雅負責帶隊到該處考古後發現,當地是我國發現最早年代的煉鐵工業遺址,它擁有非常明確的年代考證,完全可以證明這裡在3世紀時代曾經擁有相關工業活動的存在。

“我們將提呈一個完整的發展計劃書,而我們將會盡所能的發展當地成為古蹟旅遊胜地。”

此外,他提及,該區附近的馬莫雙溪峇都(SG BATU),近年來也受到嚴重影響,變成了一條死河(SG MATI),該河流從原有約100公呎寬,變成迄今不足1公呎的寬度,無論如何,我們將會研究為何它受到天時地利的改變,並會將之帶入州行政議會討論。”(TSK)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