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國內

曾敏凱:有些事做公僕才能學到 華裔應懂國家如何運作

(昔加末9日訊)首相政治秘書曾敏凱表示,華裔經常問及:“為何不能直接申請公務員高職?”、抱持“拿不到的啦”的心態,顯見華裔完全不懂國家權力如何運作。

“為什麼不能申請公務員高職?因為這不是公司招聘,公務員體制需要從低做起。為什麼友族喜歡當公務員?因為只有在政府內才能學到和做到一些事。”

Advertisement

他認為,若每個崗位上都有華裔,那麼華裔已是國家主人。華裔應該在國家體系內佔有一席之位,不只是在政治,而是各方面。唯有這樣,華裔才能真正融入國土。

“今天所做的是為了給往後30年的政府,若在任何的崗位上都沒有華裔,是很不健康的。行政與外交官(PTD)一年只錄取一次,但去年沒有華裔被錄取,若持續下去將面對斷層。屆時,不管多少華裔擔任部長,但卻沒有華裔行政人員也不健康。

“我發現有的華裔年輕人對當公務員感興趣,但申請了數次卻因為技術或資訊問題而失去機會,我們要在這方面給予協助。”

曾敏凱昨晚在春秋慈善社舉辦的“成就公僕夢,華裔在心動”分享會,發表上述談話。他在總結時也表示,改變是長遠的,消極和埋怨是沒有用的,必須進入體制,帶領年輕人在崗位上做出成績來。

ADVERTISEMENT

進入體制帶領做出成績

他也說,文化是可以改變的,他接下來將到拉曼理工大學、華中等進行分享會,令華裔融入國家制度,成為一份子。

該分享會由首相政治秘書辦公室主催,昔加末中華公會主辦,昔加末中華公會婦女組、青年團、劉氏公會、中醫藥業公會、海南會館、建築公會、華人福利會、肇永公李氏家族會、文化藝術中心、昔華中學董事會、拉曼理工大學柔佛分院、佛理研修會聯辦。活動合作為世華媒體集團,星洲日報協辦。

昔加末中華公會會長拿督劉晉銓希望通過此次分享會,改變年輕人對公務員的錯誤觀念,讓年輕人瞭解,其實公務員的福利已改善許多,有些薪資甚至比私人界還高,而且公務員是”鐵飯碗“,退休後每月可領取固定津貼,對未來是一種保障。

他表示,曾敏凱也是一名值得學習的華裔高級官員,其例子顯示華裔也可以在政府權力中心擔任高職位,參與國家政策的執行。

劉晉銓也呼籲政府好好珍惜人才,畢竟要栽培一名學生,從小學到中五所動用的費用高達11萬令吉;若政府沒有好好重用人才,就會白白把栽培了的人才,拱手讓給新加坡、中國等國家。

他說,大馬目前有多達110萬人在新加坡工作,如今連中國也來大馬尋找人才,他們通過“免學費獎學金”的方式招大馬學生到中國升學。

他指出,這會對大馬在人才外流的情況帶來骨牌效應,其中一個影響是我國缺乏高端科技的人才及熟練技工,將難以招來高端外資,進而使大馬產業轉型緩慢,大部份仍停留在低附加值產業,缺少具備國際競爭力。

劉晉銓(右五起)贈送紀念品給曾敏凱,左一起為林偉鈧、陳志勇、昔加末中華公會會務顧問拿督徐來興、昔加末文化藝術中心主席熊運濤、昔加末劉氏公會會長劉保安(右一起)、陳淑姬、陳振韓和昔加末中華公會署理會長拿督林奕森。

申請公職沒年齡限制 一次可填寫15職位

公共服務委員會行政與外交官陳淑姬表示,公務員申請一次可填寫申請15個職位,但許多時候華裔或許因目標太明確而只填寫5個職位。

她指出,在唯一的官方管道,即線上申請時可瞭解每個職位,也可從中找到自己可申請的工作。申請者可儘量填寫15個職位申請,切勿浪費15項的選擇。

她也提醒申請者需先進行篩選,查看所報讀的科系是否受政府承認,不是所有公立大學的科系都受到政府承認。

她說,在申請公職時並沒有年齡限制,沒有“過了35歲不能申請”的說法,除非招聘廣告中有特別說明,否則就是沒有年齡限制。

砂拉越內陸稅收局行政組官員陳振韓指出,有意申請公職者需長期做好準備,不能等到需面試時才要做準備。

柔佛關稅局助理總監陳志勇表示,擔任公職的成就感是私人領域多找不到的,而且華裔深諳華巫英語和方言,在公務員內擁有優勢。

移民局官員林偉鈧指出,KP29等級以上的移民局官員可申請成為大使隨員,通過內部考試和面試者在獲得該職位時,也將獲得以外國貨幣計算的津貼。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