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ebcdn.guangming.com.my/wp-content/uploads/2021/05/dt_200730_covid-19_coronavirus_depression_800x450.jpg)
(吉隆坡31日訊)根據智庫The Centre進行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去年冠病疫情爆發期間,35歲及以下個人、婦女和單身人士在心理健康和精神受到最大的打擊。
該研究報告指出,與年齡較大者比較,年齡35歲及以下者更有可能感到沮喪,焦慮和壓力,與男性比較,女性也更明顯感受相關負面心理健康的徵兆,單身者心理健康狀況則較已婚者低。
Advertisement
上述報告是該中心進行主題“冠病疫情下的一年”系列研究的部分成果,主要調查疫情下對大馬人心理健康影響層面,由該中心研究員阿茲夫、傑拉薩及娜利達奧瑪聯合執行。
該研究由今年2月4日至14日之間對近1000名參與者進行線上調查,以馬來文、英文及華文3語進行個人自我評估心理健康。
報告顯示,根據全球研究,未來前景不確定性、財務困境、社會孤立和缺乏優質睡眠可能是不利年輕人心理健康原因,以性別而言,疫情期間教養子女、照顧家庭失衡及家庭暴力風險增加等因素,是挑戰她們心理健康的關鍵因素。
“此外,研究顯示,收入下降及家庭收支水平也是負面心理健康的重要預測指標,家庭收入低於5000令吉者比高收入者更有可能出現更高焦慮水平。”
ADVERTISEMENT
該研究建議,政府和社會必須給予上述受疫情造成最大影響的群體,特別是年輕人、婦女、單身人士及收入減少者,提供心理關懷及經濟支持。
“政府也應考慮下放服務和資源的權限,並授權州政府和地方當局提供心理健康援助,尤其針對年輕人和婦女等弱勢群體,由於疫情帶來的影嚮將持續多年,甚至數10年,因此,要認真協助大馬進行後疫情,就必須應對這些社會挑戰。”
上述““冠病疫情下的一年”系列詳文,可在該中心網站www.centre.my瀏覽。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