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日研發會駕車機器人 轉方向盤 踩油門 毫無難度

文\蔡宗桓

自駕車多是指車上被加裝各種感測器和運算系統的“無人駕駛轎車”,不過,東京大學團隊早前卻開發出會駕車的人形機器人“武藏”,它不但有人形雙手和雙腳,還可利用39個關節及74塊模擬“肌肉”,模擬人類開車的各項動作,如轉方向盤、踩油門和煞車、拉手煞掣、轉車鑰匙發動甚至打轉向燈。

Advertisement

武藏已可模擬人類開車動作如轉方向盤、踩油門和煞車、拉手煞掣、轉車鑰匙發動引擎甚至打轉向燈。

無人駕駛技術的前景一直很誘人,因它有可能改變人類通勤和長途旅行的體驗,但要達到“車子完全自主駕駛”的目標,人類還需要克服許多技術挑戰。

已在美國舊金山上路的自駕車公司Cruise、Alphabet旗下的Waymo,甚至中國百度旗下的無人自動駕駛計程車品牌“蘿蔔快跑”都曾在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或甚至干擾消防車的行車路線,讓當地人相當頭痛。

對此,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想要解決這些挑戰的關鍵,可能不是要讓車子變聰明,而是直接“讓人形機器人成為駕駛者”。

ADVERTISEMENT

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包括一名來自豐田汽車的顧問早前成功開發並訓練一款名為“武藏”(Musashi)的人形機器人,而在研究人員的指導下,武藏成功學會使用汽車方向盤。

武藏也配備了2架攝影機以模擬人類的眼睛功能,讓武藏能“看見”前方的道路及後照鏡中的景象。

此外,通過使用39個關節及74塊模擬“肌肉”的機械手,武藏還能輕鬆轉動車鑰匙、拉手煞掣和打轉向燈,而武藏的機械腳則可敏捷踩油門或煞車踏板。

研究人員在設計武藏的過程中考慮了幾項關鍵點,即人體比例、身體柔韌性、感測器和學習系統。

首先,研究員按照人類的比例和關節結構來設計武藏的關節和骨骼。與此同時,武藏還擁有一雙附設觸覺感測器的雙手、內設高解析度攝影機的可移動雙眼,以及六軸力覺感測器的雙腿。

而在軟件部分,研究員把感測器數據輸入武藏的內部系統,並利用學習演算法,使武藏“學會”使用方向盤開車。

雖然武藏在測試過程中表現出色,但它目前還無法好好開車,由於目前仍處於開發的初期階段,因此,它僅能以5km的時速在非開放式道路上駕駛,且只能沿直線行駛並右轉。

在日前進行的一項測試中,武藏成功地在十字路口轉彎,並且完全遵守交通規則。然而,由於技術限制及出於安全考量,武藏只是輕輕地抬起煞車踏板,而沒有踩下油門,導致這個轉彎共花費了約2分鐘。

不過,在另一項實驗中,武藏雖然有踩下油門,但在道路坡度變化時,它還沒辦法保持穩定的速度。

基於這些問題都在研究員的預期之內,因此,他們已計劃開發下一代機器人及軟件,以進一步提升其駕駛能力。

據悉,研究員希望未來能開發出更先進的機器人,甚至可能在幾十年後,讓武藏成為東京計程車的擬人化“司機”。

AI生成劣質內容圖氾濫成災

杜絕Slop成當務之急

Google搜尋結果的AI摘要建議民眾用膠水把芝士黏在披薩上、由AI生成圖像中的人物出現七八根手指……這種種皆是由AI生成的劣質內容,且已在網絡上有了自己的名字——“Slop”。

《衛報》形容,過去在網絡甫盛行時,最令人感到困擾的莫過於收件匣垃圾郵件(Spam),如今AI的普及則讓用戶的瀏覽器也面臨同樣狀況,即充滿“Slop”。科技新聞網站404 Media的寇比樂(Jason Koebler)認為,“Slop”的增加,會讓機器人和真人產製的內容大量混合,而他形容這樣的現象為“殭屍網絡”(zombie internet)。

對此,科技巨頭也都各有動作,如Google DeepMind開發AI檢測工具SynthID,並為AI生成圖片建立浮水印,或偵測AI生成圖片中的浮水印,以方便辨識圖像是否為AI生成。這個浮水印一般肉眼無法察覺,需要特定系統才能辨識,而且它也不會因為圖片被裁切、改變畫質、套用濾鏡而失效,若用戶以破壞性資料壓縮方式儲存有關圖片,該浮水印也不會消失。

除了檢測圖片,Google DeepMind也希望SynthID未來還可以辨識影片或文字是否由AI生成。

Google DeepMind指出,雖然它仍不是解決Deepfake換臉技術或任何惡意散播假圖片的萬用解方,但它的出現在此領域絕對是一個重大突破。

此外,今年3月底,YouTube已正式要求其內容提供者表明他們的影片是否包含人工智慧生成的內容。

西北大學機器人工智慧安全促進中心主任哈蒙德(Kristian Hammond)指出,現有的AI模型有個問題,就是以過於“正確答案”的方式呈現結果。

“當人們搜尋一個問題或東西,在過去的搜尋行為下,我們要瀏覽、要思考各種搜尋結果,但現在卻變成它直接給你答案,不鼓勵用戶思考,且只想要你接受搜尋結果,而我認為,這很危險。”

搜尋引擎最佳化(SEO)平台BrightEdge執行長吉姆(Jim Yu) 同樣認為,AI被應用到搜尋引擎上,有可能會大大限縮用戶在瀏覽搜尋結果時的選擇。

“原本搜尋引擎是在提取大量資訊後,為用戶提供連結和選擇,但AI卻會直接給答案,等同迫使用戶在缺乏選擇的狀況下被餵養特定結果。”“若有不實或錯誤資訊、各種Slop出現時,這樣的呈現方法更是雪上加霜。”

《衛報》指出,過去面對垃圾郵件,Gmail等大型電子信箱都站在積極協助打擊垃圾郵件的發送者的位置,並通過AI來偵測陌生信件的伺服器位置等。然而,當前隨着Slop氾濫,科技巨頭似乎更像是助長這個現象的催化劑,未來該怎麼杜絕垃圾生成結果,以優化用戶體驗,將會在應用科技之後,成為不可避免的課題。

重視推出產品 忽略AI風險

OpenAI罔顧安全

前OpenAI員工爆料指該公司像在“建造鐵達尼號”般罔顧安全。(設計圖)

前OpenAI員工William Saunders近日公開爆料說,他辭職的原因是公司正走向危險的道路,如同當年的“鐵達尼號”。

他認為,OpenAI的領導層過於重視產品的推出,而忽略了AI安全的風險。

Saunders在科技YouTuber Alex Kantrowitz的播客節目中指出,他在OpenAI工作的3年間,經常思考公司所走的路徑更像是“阿波羅計劃”還是“鐵達尼號”。

他認為,OpenAI在追求人工通用智慧 (AGI) 的同時,也積極推出付費產品,這顯示出公司更像是產品公司,而非重視安全性的研究機構。

“OpenAI的領導層更像是‘建造鐵達尼號’,即優先推出更新、更閃亮的產品。”

然而,鐵達尼號的建造商卻只是追求更大的郵輪,而忽略了安全措施,最終釀成悲劇。

Saunders擔心,OpenAI也會犯下同樣的錯誤,並過於依賴現有的AI安全措施和研究,而忽略了潛在風險。

“OpenAI應該投資更多‘救生艇’,包括延遲發布新的語言模型,以便團隊可以研究潛在的危害。”

他認為,如果未來AI系統變得比大多數人類更聰明,則人類須有能力判斷這些系統是否隱藏了能力或動機。

除了OpenAI,包括Google Deepmind在內的其他科技公司也面臨類似問題。6月初,一群Google Deepmind和 OpenAI的前員工及現任員工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警告說目前的產業監督標準不足以防範對人類造成的災難。

AI發展進程快速,以及企業對利益的追求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因此,需要更多企業治理和監督,以確保AI的發展符合人類的福祉。

谷歌短網址明年停用

下月杪向網民發提醒

goo.gl短網址服務將走入歷史。

過去,短網址服務曾風靡一時,然而,Google早在2018年就宣布將逐步終止旗下“goo.gl”短網址服務。近日,Google再次發出通知說,將給用戶最後一年的時間,而goo.gl明年將正式走入歷史。

Google的短網址服務最早於2009年推出,但在2018年3月宣布逐步淘汰,並於2019年3月關閉服務,用戶此後無法再產生新的基於goo.gl的短網址,儘管如此,既有的短網址依然能被連結至正確的網站。

Google早前宣布,從2025年8月25日開始,所有的goo.gl短網址連結都將失效,一旦用戶點擊就會出現404錯誤畫面。

另一方面,自今年8月23日開始,Google會先啟動提醒機制,凡是用戶點擊後將跳出明年全面終止的通知。

此外,短網址服務的流行源於網址愈來愈長所帶來的不便,而短網址不僅可縮短原來的網址長度,同時也更方便記憶、手動輸入或分享,而在Google決定淘汰goo.gl短網址服務時,時空變遷和用戶使用習慣改變之外,最關鍵因素還包括短網址容易被用來隱藏惡意連結,淪為釣魚詐騙的工具。

美新款太空衣

可把尿液轉化為飲用水

未來的高科技太空衣能把尿液轉化為飲用水。

凡是曾看過《火星任務》等一系列以太空為主題的科幻電影者,應該都了解人類在太空工作及求生的過程絕對不易,而首先須解決的問題就是日常飲食及起居。

近日,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和康乃爾大學研究員Sofia Etlin就設計了新型太空衣,而其特別之處是可以把尿液轉化為飲用水。

Sofia Etlin設計的新型太空衣則是以電影《沙丘瀚戰》為靈感,當中特別可以收集尿液並進行淨化,且在5分鐘內通過飲水管將其送回給太空人飲用,以改善現時太空人用最大吸收性服裝MAG所帶來的不衛生或易有尿道疾病等問題,同時也解決目前太空衣飲品袋只能儲存一公升水的問題,原因是這對更持久的太空行走來說是絕對不足的,尤其是太空人或需持續行動10小時,甚至在太空行走長達24小時的時間。

因此,Sofia Etlin希望新型太空衣可被應用於美國太空總署NASA擬定進行的Artemis計劃中,有關計劃的重點是學習如何在另一個世界裡長期生活和工作。

這款新型太空衣包含特製矽膠收集杯,適合不同女性和男性的生殖器官的大小,並會連接至濕氣啟動真空泵,當太空人開始小便,真空泵就會自動打開,並在收集尿液後傳送至過濾系統,並有87%液體可被回收成水,而系統這時便使用滲透系統去除尿液中的水份,並會用泵把水與鹽分離。

如以500ml尿液為例,從收集至淨化過程雖僅需短短5分鐘,而淨化出來的水也含電解質,能讓太空人當作能量飲品來飲用。

至於該系統的尺寸則是38x23x23cm,重量約8kg左右,研究員有望於今年秋季可在紐約招募100名義工來測試該系統的舒適性和功能性。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