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日氣象廳偵測到“深層低頻地震” 續發南海海槽警告

(東京14日綜合電)日本宮崎縣8日發生規模7.1強震後,日本氣象廳隨即發布“南海海槽地震臨時情報”,警告未來一周內恐有大地震出現,距離地震至今已過6天,雖然並未偵測到地震活動,但日本氣象廳表示“深層低頻地震”接連發生,仍持續發布南海海槽地震警報。

根據日本氣象廳公布南海海槽地震的“假想震源區”,指出所劃區域發生強震的風險仍較高。據氣象廳統計,自8日強震後共發生23起余震,8日當天有8次地震,9日有11起,10日及11日個2起,12日有1起,13日及14日尚未觀測到,而最大余震震度僅3級。

Advertisement

氣象廳稱,目前在南海海槽地震的假想震源區,截至目前尚未觀測到地殼變動和地震活動出現特殊的變化,但自8日發生地震以來,日向灘和大隅半島東部海域接連發生地震,而紀伊半島和伊勢灣均有出現“深層低頻地震”的小規模地震活動,因此持續發布“南海海槽地震警報”,呼籲民眾繼續對大地震保持警戒。

但內閣府的防災負責人周二表示,倘若地震活動與地殼變動持續沒有變化,將在15日下午5時解除“南海海槽地震臨時情報”。

據報道,有部分專家質疑發出有關警報是否必要,甚至相關預測是否準確。

香港明報報道,神戶大學城市安全研究中心教授吉岡祥一表示,70%至80%發生強震的機率可能過高,且有關數據來自一個特定理論,或更容易出錯,但他相信該地區未來會發生大地震,“我告訴我的學生,南海海槽地震一定會發生,無論是你們這一代還是你們孩子的一代”。

ADVERTISEMENT

東京大學榮譽教授、地震學家蓋勒則認為,南海海槽地震“只是純粹的假設”。他指出,地震並非按周期發生,根據之前發生的地震來計算下一次地震何時發生沒有太大意義。

吉岡表示,地震發生後,確實可能會發生第二次更大的地震,這也是日本當局上周四發出警報的原因,但即使如此,南海海槽地震在第二天發生的機率仍很低,可能從一般的千分之一增至幾百分之一,但仍然低於1%。蓋勒表示,過分渲染這些低機率的危險之處,有可能出現“狼來了”效應。

文/圖:互聯網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