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ebcdn.guangming.com.my/wp-content/uploads/2023/07/Untitled0710k.jpg)
(吉隆坡10日訊)日本國際河豚協會會長古川幸弘說,來自日本的河豚能被安全食用,因為日本在加工和出口河豚方面,制定了非常嚴謹的安全規定。
根據馬新社報道,熱愛河豚的美食家都知道,只有符合嚴謹安全標準的河豚能被分銷和出口,而日本出口河豚的國家除了大馬,還有新加坡、美國、澳洲和俄羅斯。
今年3月,居鑾80逾歲的夫妻吃了河豚(俗稱雞腿魚)後中毒,先後身亡。
大馬常見河豚帶劇毒
據報道,在海洋和河中的河豚品種共有約440種,馬來西亞周圍海域常見的河豚魚種(Lagocephalus lunaris)是帶有劇毒的魚類,其肌肉部分也有毒,因此不可食用。
然而,在日本,當局已設制食用河豚的安全措施,每年安全食用的河豚達約1萬噸。
古川幸弘說,日本政府已制定適於食用的河豚捕撈水域、類型和河豚的部位(肉、皮、睪丸),地方政府則會負責向符合資格的河豚廚師頒發許可證。
日本衛生、勞動和福利部也已發出河豚衛生措施,規定經過去毒處理後,對人體無害的河豚品種、部位及可以捕撈的水域。
他說,該部的食物衛生管理也包括根據《食品衛生法》制定標準,以及讓地方政府在進行許可證審批、進行現場檢查和指導時,所統一遵循的指南。
他指出,當局所鑒定可被食用的河豚部位,適用於處理河豚的每個環節,包括捕撈、批發、加工、分銷、烹煮和零售。
“河豚處理人員也需要獲得河豚處理資格,他們必須在考試中,考驗分辨河豚品種的能力,以及去毒的技能。”
古川幸弘說,大馬進口的河豚,也同樣經過日本衛生、勞動和福利部所制定的嚴謹標準的審核,“雖然我沒有大馬每年從日本進口河豚的數據,但是估計每年有1噸。”
河豚被視奢侈魚類
他認為,隨著美食愛好者和遊客對河豚有越來越多的了解,大馬提供傳統日本河豚美食的需求將有所提高。
“有錢人將河豚視為是奢侈魚類,因此這道菜肴可以為高級餐廳帶來經濟效益。
“相比其他魚類,河豚擁有豐富的氨基酸和膠原蛋白,但是脂肪含量低且肌肉發達,其質地堅韌,油炸後味道鮮美,因此有些高檔的馬來、華人或日本餐廳有提供此佳肴。”
他說,日本大多數的河豚中毒案件都是由自己捕撈和烹飪,因此日本政府和地方政府也已經開始推行教育計劃,以提升醒覺意識,並禁止業余的河豚烹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