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新冠病毒與疫苗2問

舉世期盼中,多種新冠疫苗已面市。

許多國家人民,也如願以償接種了,美中不足的是,出現了一些缺憾,專業問題須由專家講解,來看黃軒醫師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為我們解說。

Advertisement

Q1: 為什麼疫苗已試驗成功,卻仍會有副作用?

A2: 疫苗,大都使用病毒片段基因。不管是傳統減毒/死毒疫苗,就是採用打進整個病原菌、或是將mRNA打進人體細胞膜、或牛津大學和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研發的重組病毒疫苗,以及台灣3家本土疫苗廠商採用次單位的棘蛋白疫苗,選擇病毒的片段來引起免疫反應,這些引發免疫系統反應的,都必須有病毒基因才能有效產出抗體。

而基因片段畢竟也是病毒的一部分,又無論人體試驗受試者再多,也很難囊括全球70幾億人口不同的體質。

故疫苗已試驗成功,也仍會有副作用出現 。

ADVERTISEMENT

加速型的臨床試驗

我們正常“傳統的疫苗產生要10年以上的”!我們通常收病人的人數也非常少,只有約第一期收10人、第二期收100人、第三期收1000人!

但COVID19是屬於大災難,我們人類都需要加速型的臨床試驗,也是必須有依臨床試驗的phase 1、phase 2和 phase 3,只是人數太少了,於是把人數拉高、例如第一期由收10人,變成收100人、第二期由收100人,變成收1000人、第三期由收1000人,變成1萬人以上!

且時間壓縮至最短時間內,走完三個臨床試驗階段,這就是現今Pfizer、Moderna、Novavax、AztraZeneca,Johnson & Johnson三個臨床試驗phase會“增加人數”,且“加速完成”疫苗研發完成。例如Moderna Phase 3:收了30,000人、Pfizer Phase 3:收了37,796人。

罕見的過敏反應過高,令人擔憂

◆流感疫苗每百萬劑會出現1.3罕見的過敏反應

◆Pfizer疫苗每百萬劑會出現29罕見的過敏反應

例如目前Pfizer-BioNTech疫苗打了千百萬劑,發現約29位有罕見的過敏反應,約是打了每百萬劑,才會出現11.1次過敏反應;這個和流感疫苗比較,打了每百萬劑,就會出現1.3罕見的過敏反應是高了一些,但目前未有人因此證實死亡(No deaths were reported)和疫苗有關,且可以藥物控制。

由於至今,未能有效通過傳統安全疫苗的三個臨床試驗階段,至今在全球,這些疫苗只能視為“緊急授權使用,EUA”的原因。

民眾喜歡把不良反應,說成副作用

定義正常使用下~

◆副作用:可以預期會有的反應。

例如常見任何打針,會有局部副作用 : 紅腫熱痛,這是典型可以預期且輕微的反應。

疫苗常引發的嚴重副作用,大部份都會是少見的,不然任何國家的FDA都不會允許這疫苗“安全上市”。

◆不良反應:任何不可預期、不想要或者過度的反應,皆是。

不良反應案件通報可以很多,但真的和疫苗,引發副作用關聯卻很少。

付出的必要風險

這是疫苗接種至今仍難以完全避免、人類為換取接種疫苗的效益,不得不付出的必要風險。

例如狂犬病疫苗本身的毒性,遠比多數疫苗來得高,但因人類一旦感染狂犬病且等到發病,死亡率可逼近百分之百;因此,在不打就有極高比例可能會失去生命的情況下,多數曾經暴露在狂犬病環境風險下的人,還是會選擇接種疫苗。

其實更多人,都是把疫苗的不良反應通報,全推給副作用通報了。

Q2: 除了疫苗,還有什麼原因,會使全球疫情持續下降中?

A2:病毒,變成地下化了。

地下化,就是病毒不再大搖大擺明顯出現,反而成了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 Disease)。

我們人類目前已有的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 Disease)的冠狀病毒,共有4種(OC43,HKU1、229E和NL63),在自然感染後,“同一冠狀病毒類型,反覆在1年內,可以受到再感染是常見的”。

同樣的,同一流感病毒株,也可在不到2年的時間內,連續發生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也是會在1年內再次受到感染。這些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和冠狀病毒),才會一直普遍生存在人世間。

不幸的,COVID-19病毒,很符合一時不能殺光的病毒、但需要反覆藉以突變及感染的訓練,來壯大免疫力。

病毒,逐漸打不過人類的強大免疫能力,病毒就開始逃向地下化去了。抗體,持續存在下去。

抗體存在會使疫情下降

哈佛大學的流行病學家,馬克·利普西奇(Michael Osterholm) 在一篇論文中寫道:“一直到2025年,COVID 19持續的發病率,取決於疫苗接種後,抗體的持續存在的時間。”

如果抗體持續40週(10個月)

一項對康復COVID-19患者的研究發現,在感染開始後,中和抗體僅可以持續40天;之後抗體在數週或數月後會一直下降,每年冬季都會爆發一次。如果這種病毒能誘導類似於另兩種人類冠狀病毒OC43和HKU1的短期免疫(它們的免疫力持續約40週),那麼人們就可能被重新感染,且“每年冬季都會爆發一次”。

如果抗體持續100週(25個月)

根據8次全球流感大流行的趨勢報告,至少在接下來的18至24個月中,COVID-19的傳播會明顯一開始形成傳播尖峰,或者之後會看到逐漸銳減的傳播尖峰,或者沒有清晰的波型或快消失的波型。那麼人們就可能“每隔年都會爆發一次”。

如果抗體持續20週(5個月)

如果COVID-19抗體在高水平線上可以持續5個月,然後在2至3年內持續存在,疫情也會緩慢下降。因為抗體產生,已經不是免疫保護的唯一形式;記憶B細胞和T細胞也會防禦病毒。

不管是大量的感染之後,無論是大量的接種疫苗之後,持續抗體存在,就會使疫情下降,這是不爭的事實。

防疫措施介入

研究人員發現防疫措施介入例如載口罩,社交安全距離,勤洗手,禁止群聚,會減少季節性流感爆發。

這種措施的干擾,也可能是導致最近南半球冬季流感減少的原因。COVID-19病毒,經過現防疫措施介入,而有效阻絕或減災。

季節化的影響

在一年中,許多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會季節性地重新出現。冠狀病毒(OC43,HKU1,NL63、229E),可以在類流感病毒流行區域,出現季節性傳播。

除了熱帶地方,那些有四季的環境條件例如陽光和濕度可能會影響COVID-19病毒的傳播。

冬季人們比較喜歡待在室內,病毒易傳播的地方,乾泠空氣也改造了呼吸道的黏膜,更易受到呼吸道病毒的感染。

愈來愈多證據顯示,“COVID-19病毒在冬季更易傳播”,但目前開始在疫苗接種保護下,我們正前往春夏季節邁進了,疫情下降,也期許可待。

“R值”鏈,被打斷了

我認為,這個原因是重點之重點,把“R值”鏈打斷,因為 :

當R0<1時,傳染病毒將會在該地逐漸消失。

當R0=1時,傳染病毒會持續存在該地而成為地方病(endemic)。

當R0>1時,傳染病毒會在該地呈現指數增加 而成為流行病 (epidemic)。

在英國政府當地時間1月22日發布的最新數據,目前英國新冠病毒傳染率“R值”已經降到0.8至1.0,較此前公佈的“R值”1.2至1.3明顯下降。新數值也意味着目前每10個新冠病毒感染者會將病毒傳染給其他8至10個人。最新公佈的“R值”是自2020年12月初以來首次降到1以下。此外,倫敦地區的“R值”已下降到0.7至0.9。

這就是說:R0<1時,傳染病毒真的會在該地逐漸消失。

群體免疫的“R值”鏈

我剛剛說,把“R值”鏈打斷很重要,那是因為我們正往有效的群體免疫方向前進。

一個群體免疫較有效,需要:

1.基本傳染數(R0)低(當R0< 1時,傳染病原將會在該地逐漸消失)。

還有要:

2.死亡率低(疫苗使重症病例減少,死亡率就會下降)。

3.病毒變異率低(變種病毒減少)。

4.地方人口少(人口少,易達成)。

5.地方面積小(地方小,好控制)。

等等的因素配合。

依COVID19目前的R0值在“2.5至4.0”,故其群體免疫的門檻,會落在平均人口的60%至75%左右。這樣大家就會知道了,其實我們這個族群需要接種多少疫苗?要買多少支疫苗?然後依各國家的配套措施能力,可以多久內接種完畢呢!

總結

你的配合很重要

疫情一定會下降,但是仍然需要“人為的介入”例如積極接種疫苗、載口罩,社交安全距離,勤洗手,在當你的國家群體免疫的門檻尚未達成目標時,這些會是非常的重要。

他們都接種

疫疫苗 了!

你登記了嗎?

新冠疫症肆虐一年多,全球已有1億多人受到感染,不幸喪命的也超過280萬人。

而新冠疫苗也在科學家的日夜努力研發下誕生了!

本刊特地專訪第一批接種的國內醫護人員。

來!看他們如何表達接種後,內心的喜悅心聲。

總算擁有最新武器

心臟與內科專科 陳昌賜醫生

(Dr Tan Chiang Soo)

接種日期:第一劑:3月17日

第二劑:4月7日

感想: 是時候大家和新冠病毒正面對

壘!疫情已經奪取逾2 8 0萬條人

命,摧毀了很多家庭!加護病房

被填滿了,我們醫護人員也已累了。

我們一直以來都處於被捱打的狀態,現

在總算擁有最新武器:新冠疫苗!

我已經接種了,不只是純粹為了自身的安全,也為了家人、

同事、病人乃至全體人類不受感染。

來!大家一起拯救世界!一起來接種疫苗!

擺脫疫情重要途徑

心臟及內科專科 吳榮良醫生

(Dr Goh Eng Leong)

接種日期:第一劑:3月16日

第二劑:4月6日

感想:我是信心滿滿的去接種疫苗的。我知道疫苗是幫助人類擺脫新冠疫情的重要途徑,但是心裡還是有一點擔心副作用。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接種疫苗的時候完全沒有疼痛!但過後手肩疼痛約24小時而已,沒有其他症狀。

要相信科學不要被謠言誤導。疫苗是人類智慧的精華,疫苗是有效及安全的。

愛己愛人,成己成人──大家接種疫苗去吧!

當天持續健身運動

冠心導管室護士 門德爾松富蘭克林

(Mendelssohn Franklin)

接種日期:第一劑:3月23日

第二劑:4月13日

感想:我們自從去年經歷世紀嚴重的新冠疫情,生活大受影響。幸虧新冠疫苗迅速研發,我們終於可以保護自己和周邊人。身為前線人員之一的護士,我很感恩我已經接種疫苗。

除了在接種的左臂有少許疼痛,我沒有其他症狀,我甚至可以在當天和接下來的幾天繼續我的健身運動。當然,我在健身房裡很嚴謹的跟隨衛生部所設定的條規下運動。我極力推薦大家接種疫苗,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別聽信網絡假消息

醫院門診診所護士 黃淑凌

(Ooi Sue Lynn)

接種日期:第一劑:3月16日

第二劑:4月6日

感想:接種疫苗前會有些擔心,但過後覺得很開心。雖然注射疫苗後的24小時,左肩疼痛而不能高舉。

不要聽信網絡上有關疫苗的假消息,如果你有任何疑問應該與醫生討論。當你了解接種疫苗的重要性後,就會決定要打去疫苗。立刻去登記接種疫苗,你的健康建立在疫苗上!

做好接種準備工作

婦產科 劉家濱醫生

(Dr Loh Kah Pin)

接種日期:第一劑:3月17日

第二劑:4月7日

感想:我之前非常擔心接種疫苗會延遲,在注射時整個過程順暢愉快,並無任何疼痛。

接種疫苗前要做好一些準備工作,例如不喝酒、不服止痛藥、不立即運動或洗熱水澡,睡個好覺增強免疫力。

與冠病感染的危險相比,冠病疫苗的副作用(例如嚴重的過敏)很少出現(0.00000003%),並且備孕、懷孕、餵母乳媽媽都可以安全的接種。

你也可在“gynae penang”的YouTube頻道獲取更多的醫療資訊。

期待第二次的接種

放射科 拿督拉古帕蒂醫生

(Dato Dr Ragupathy)

接種日期:第一劑:3月21日

第二劑:4月11日

感想:作為前線人員,我很榮幸能提早接種疫苗,并與友好的醫護人員一起度過了愉快的接種時光。

注射后,我左上臂的注射處幾乎沒有疼痛,也能夠開車回家,即使在1週後也沒有任何的副作用出現。

除非你的醫生另有建議,否則我建議每個人都需進行疫苗接種,為了周圍的人、朋友和親人。我很期待第二次注射。

不適症狀1天消失

急診科 庄明翰醫生

(Dr Cheng Ming Hann)

接種日期:第一劑:3月2日

第二劑:3月23日

感想:我與醫護同事們在一年多來一起抗疫,一直與冠病病毒長期作戰,工作與社交時間都飽受到感染的的困擾和恐懼。

因此,當得知政府將冠病疫苗帶給所有馬來西亞人,而且優先提供於醫護人員進行接種時,我感到非常興奮。

第一次接種後,除了註射部位有少許疼痛,之

後無其他症狀。第二次接種後,也是注射部位疼痛外,伴有如肌痛和嗜睡,但24小時後所有症狀都已消失,也不需服用任何止痛藥。

在高風險環境中工作時,疫苗是安全的,並為我們提供保護,不被新冠病毒侵害。希望您盡早註冊並進行冠病疫苗接種計劃,以使我國成為不受冠病影響的國家。

同心合力結束疫情

老人科 莊瑞福醫生

(Dr Alan Ch’ng Swee Hock)

接種日期:第一劑:3月2日

第二劑:3月23日

感想:注射時,我幾乎感覺不到痛楚。 第二天早晨,在穿衣服舉起手臂時,注射部位的三角肌有些酸痛。兩天后,我在無服用任何止痛藥下,酸痛緩解了。

3週後進行第二劑注射後,我出現了低燒、發冷和疲倦,也有輕微的肌肉酸痛。那天,我兩次服用乙醯胺酚(Paracetamol)1g兩次,以減輕不適感。到了當天晚上,全部不適症狀消失了。

我認為,每個人都必須同心合力結束這場冠病大流行。接種疫苗,保護自己和他人。

擊敗病毒最好方式

內分泌科 姚道萍醫生

(Dr Yeow Toh Peng)

接種日期:第一劑:3月17日

第二劑:4月7日

感想:注射時無痛楚。當晚我的上臂(注射部位)有些僵硬,但仍能正常工作。到第二天下午,所有症狀都消失了。

通過接種疫苗,我大大降低了自己與家屬以及病人被感染的風險。

接種疫苗是抗擊新冠病毒最好方式,也是保護我們自己和社會弱勢群體的一種具體方法。

輕微反應可多休息

風濕和內科專科 林鍾泓醫生

(Dr Lim Chong Hong)

接種日期:第一劑:3月8日

第二劑:3月29日

感想:我在兩次注射冠病疫苗,並沒有馬上出現明顯的不適反應,直到隔天早晨,注射疫苗的手臂開始酸疼及頭痛。這些疼痛都無需服用藥物,而且大概24至48小時候就完全消退。

讀者要有心理準備去面對一些副作用。冠病疫苗的注射方法是肌內注射(intramuscular),許多人接種後都會有肌肉疼痛的症狀。

注射後的症狀因人而異,若有什麼不適請馬上通知相關醫護人員或者到鄰近診所去求醫。若輕微反應比如手臂肌肉酸痛、頭疼或疲累,多休息即可。

注射部位有些疼痛

普通家庭科 余德元醫生

(Dr See Teik Guan)

接種日期:第一劑:3月10日

第二劑:3月30日

感想:接種過程幾乎無痛,唯一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有些疼痛,但在不到24小時後就消失了。這確實是我有史以來最愉快的注射疫苗過程。

我們服用的大多數藥物,僅是為了治療和維持自己個人健康;我們每個人都應將疫苗接種視為一項無私行為,以治愈世界。我們需要一起接種疫苗,只因我們都生活在同一條船上。

放心接種遵守程序

膽胃肝及內科專科 李俊健醫生

(Dr Lee Choon Kin)

接種日期:第一劑:3月17日

第二劑:4月7日

感想:接種前非常緊張,當下局部有輕微疼痛,隔天早上比較疼痛,但沒發燒及其他症狀。一天后,身體完全恢復正常。

放心接種,齊心護眾;疫情當前,人人有責。當前所有數據顯示疫苗有效安全,嚴重症狀是極為罕見。

更別忘了繼續遵守防疫標準程序,直到抗疫成功。

支持政府接種計劃

內科專科重症次專科 黃學謙醫生

(Dr David Wong Hock Khiam)

接種日期:第一劑:3月5日

第二劑:3月26日

感想:作為第一線醫護人員,說自己在接種時不會緊張和有所疑慮那是騙人的,但在權衡利益得失的情況下還是做出了支持政府疫苗接種計劃的決定,因為這並非是為了保護自己,更重要的是保護周遭所接觸的親朋好友與病患。

目前已完成兩劑疫苗接揰,身體當天注射處會有局部疼痛外,接下來讀者們如果想評估自己是否適合接種疫苗,應親自到自己的家庭醫生或平常就診的醫療院所處作進一步洽詢。

趕快登記盡快接种

臨床腫瘤專科顧問 莊光日醫生

(Dr Chong Kwang Jeat)

接種日期:第一劑:3月31日

第二劑:4月21日

感想:很好!希望大家快去登記!我完全沒有任何副作用,希望更多人趕快去接种疫苗!

這一天終於到來了

腦內科專科 陳偉陽醫生

(Dr Tan Wee Yong)

接種日期:第一劑:3月16日

第二劑:4月6日

感想:一轉眼,疫情已經過了一年。身為腦內科專科醫生,親身體驗治療嚴重性的新冠病人, 尤其是COVID腦膜炎病患。

每一天,我都在盼望疫苗的到來,終於等到這一天。希望大家可以都趕快接種,保護自己,保護大家,保護國家。

對抗疾病最好禮物

家庭醫學專科 陳欣怡醫生

(Dr Tan Sing Yee)

接種日期:第一劑:3月5日

第二劑:3月27日

感想:身為前線醫務人員,過去的一年時刻擔心自己可能染疫。疫苗的出現不只給了我安全感,也讓我在這不確定的世界得以掌握一些確定性。

疫苗就如普羅米修斯之火,是給人類對抗疾病最好的禮物。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