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ebcdn.guangming.com.my/wp-content/uploads/2020/12/pinlnAKkPHUbR2jMxvxZ_bM789bTdP73y3T-98s.jpg)
(北京、日內瓦19日訊)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表示,中國疫情防控如今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傳播,原本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也就是“環境傳人”。
鍾南山今早指出,冷鏈外包裝的病毒會不會使人感染,病毒濃度達到多高會出現感染,病毒能夠存活多少天等等,這些新問題都需要找出規律,研究預防措施。
中國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早前提到,中國疫情傳播目前已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
此外,冬春季是流感多發季節,鍾南山提醒,流感病人出現發燒流涕、全身疲勞、肌肉酸痛等症狀,這與新冠肺炎的症狀非常相似,一旦診斷錯了就不得了。他認為,有關情況對醫生準確鑑別和診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百萬接種者無不良反應
另一方面,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今天召開記者會,說明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國家衛健委表示,將優先對重點人群展開接種,而疫苗保護期可達半年以上不成問題。
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中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壓力較大,外防輸入不僅須防止通過感染的人引發疫情,還須防止物流帶來病毒,最近就有幾宗個案或與進口冷鏈物流有關。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級巡視員崔鋼表示,將優先接種的重點人群包括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鮮市場、公共交通、醫療疾控等感染風險較高的人員,以及前往中高風險國家或地區工作或學習的人員。
同時,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表示,中國自7月開始進行新冠疫苗緊急使用的接種工作,在自願、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為高風險暴露人群緊急接種,數量已超過100萬劑次,接種者都沒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會前往武漢 世衛專家組下月初赴華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預料國際專家隊伍將在明年1月首周前往中國,調查新冠肺炎疫情起源,並會到武漢。世衛緊急項目執行主任瑞安表示,專家組將與中方人員展開合作,但不會受中國官員監督。
瑞安透過視像記者會表示,目前還在處理物流、簽證與航班事務,專家組未有具體出發日期,預計會在1月首周出發,屆時會有隔離檢疫安排。
未有具體出發日期
瑞安又表示,隊伍會前往武漢,這是任務的目的,重點是前往發現人類病例的原始地點。路透社早前報導,這支隊伍目前有12至15名國際專家,預計行程為6周,其中有2周是入境後的隔離檢疫期。
歐洲收緊防疫措施 約翰遜突開會商變種病毒
聖誕及新年假期臨近,但歐洲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部分國家包括意大利及奧地利都決定收緊防疫措施。同時,英國《電訊報》報導,首相約翰遜昨天突然召開會議,商討倫敦和東南地區出現的變種病毒株。
報導指,政府考慮實施出行限制,消息指政府有可能限制東南地區和其他地區之間的往來。另一個方案是禁止人們往返倫敦上班。東南地區大部分區域自前天起被列入防疫措施第三級。
據報導,政府科學家對來自肯特的變種病毒株進行實驗,確認傳染力較原始變種病毒株強。有科學界消息人士指,政府官員昨午獲取有關資料,他們對病毒變種感到憂慮。
瑞典首建議戴口罩
另外,瑞典亦實施最嚴格防疫措施,公共衛生局首次建議戴口罩,尤其提醒公共交通乘客於繁忙時間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情況下戴口罩,但未有計劃封鎖。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