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ebcdn.guangming.com.my/wp-content/uploads/2023/07/ezgif-5-8d06acd6d1.jpg)
國畫大師張大千生前曾在敦煌莫高窟臨摹壁畫,期間做法被指破壞文物。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趙聲良表示,張大千當年在傳播敦煌藝術上功不可沒,不過其在臨摹過程中對壁畫確有破壞。
台灣中央社報道,趙聲良日前在敦煌研究院接受傳媒訪問時說,張大千於1941至1943年期間到敦煌臨摹壁畫,對敦煌藝術的傳播有很大功勞。
Advertisement
趙聲良指,當時很多人不了解敦煌,張大千將他臨摹的敦煌壁畫在內地做展覽,引起普遍關注,而且積極推動成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所以張大千在敦煌藝術的傳播方面是功不可沒」。
趙聲良指出,當時並沒有多少畫家願意到敦煌,因為很艱苦,「敦煌這地方在沙漠當中,住也沒好地方住,吃也沒甚麼好吃的,喝的水還是鹹水,那樣艱苦的狀態下,他還能在待了將近兩年的時間,這非常不容易」。
趙聲良亦承認,「當然在他臨摹壁畫的過程當中,對壁畫是有破壞的」,因為張大千用圖釘將透明的紙釘在牆上,然後在上面起稿再整理,「他用圖釘這麼一釘,他就會把壁畫破壞了一些」。
ADVERTISEMENT
此外,張大千發現壁畫有重層,宋朝壁畫的底層是唐朝壁畫,「他就把上面的這一層就把它挖掉,這挖掉當然就破壞了」。
趙聲良指出,「現在來看這是破壞文物了」,但是當時沒有文物保護法,大家對此不在乎,「他(張大千)覺得宋朝畫得也不好看,他就去撬開了」。
對此,這位專家表示非常遺憾,不過張大千是歷史人物,要從歷史的角度看待問題,「有功也有過,人無完人」。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