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甲

收入充李三路義山保養費 張金祥建議設殯儀文物館

(芙蓉11日訊)李三路華人義山美化工程獲得廣大華社鼎力支持,目前正如火如荼按照計劃藍圖進行階段性“改造”;為了確保義山在完成美化後能持續得到保養,工委會主席張金祥提出了一連串前瞻性概念,包括建設現代化殯儀館和文物館,用兩館的收入充義山保養費。

Advertisement

美化李三路華人義山工程第一和第二個階段,分別是步道和栽種花草的工程已經完成,第三個階段目前正在計劃進行中。為了配合這項工程能順利進行,將位於芙蓉鬧市的華人義山打造成為城中綠肺休閑地,義山美化工委會已經展開了“一人一洋灰”的運動,進展迄今相當順利。

待美化工程完成

ADVERTISEMENT

工委會主席張金祥受詢時披露,義山美化工程一旦完成,保養工作必須持續進行,因此出現了在義山興建現代化的殯儀館以及文物館,以從中獲得收入作為保養義山的費用。

他解釋,這只是他的一項初步概念,需要等待美化工程全面完成,至少三五年後才能進入構思;而這項概念的出現,是考慮了未來的保養工作,每月所需的保養費用需要至少1萬令吉至2萬令吉,這不可能對外眾籌。

他說,除了殯儀館外,興建文物館也是其中一項概念,畢竟李三路義山內有各種形態的墓碑,如抗日英雄和媽姐(自梳女),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資料。目前的初步想法則是,造訪文物館的人士可以樂捐的方式取代入門費,即可為保養義山出一分力,也可以從中了解歷史文物資料。

他說,李三路華人義山占地約23英畝,目前還有一些空地可以被開發,作為興建殯儀館和文物館。但無論如何,這項概念需待美化工程完成,同時獲得各方面的認同後,才能投入實行。

500人參與重陽登高義山行

詢及“一人一洋灰”運動進度,張金祥表示,從去年開始發動後至今都獲得社團的支持,積極為李三路華人義山實踐“改造”計劃。就以將在周日(13日)舉行的“重陽登高義山行”活動,獲得超過500人參加,而且還有不少人自動捐款。

他也希望“一人一洋灰”運動能獲得大家的繼續響應和支持,讓這項義山美化活動能順利完成,並相信完成後,曾經雜草叢生的義山,能讓人耳目一新。

羅白州議員兼工委會執行顧問周世揚則說,“一人一洋灰”運動起初是從華團著手號召,不過目前正有意願走入群眾宣傳,號召更大的力量,共同協助完成義山美化的工作。

他說,工委會一直對推動“一人一洋灰”運動都非常積極,同時也獲得了各單位的良好反應和回饋;若這項運動得到社團和民間社群的配合,相信能獲得更多的支持。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