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丹18日訊)政府正在擬定針對性食油補貼機制,因此呼籲所有飲食領域的微型企業向大馬公司委員會(SSM)註冊,以能夠獲得配額。
國內貿易及生活費部副部長傅芝雅沙烈說,政府在擬定針對性食油津貼機制,讓微型商家,如炸魚條小販、路邊販商等可以獲得配額。
她於今早在彭州行政議員沈春祥陪同下 ,出席“企業家輔導計劃”活動後指出,相關機制尚未出爐,但首要條件是需要向SSM登記,且必須是在餐飲領域(sektor makanan)。
她呼籲微型商家,把握目前給予B40、殘疾人士及全職大學生的關懷商業註冊計劃(SPPP),進行免費的SSM註冊機會,盡快進行登記。
“針對性食油津貼機制尚未出爐,在擬定中,目前內貿局在獲取資料,以確定符合資格者,及如何給予補貼,確保所需群體能夠受惠。”
傅芝雅也說,政府在擬定各種津貼機制,首先關注的是柴油,至於食油則在進行中。
她指出,目前全馬的津貼食油為6000萬包,且是以公開方式售賣,即可以在超市購得。
她補充,該局接獲投訴,指稱目前的津貼食油讓許多符合資格者沒有辦法獲得津貼食油。
另一方面,傅芝雅指出,內貿局進行的“甜甜行動”平均1天檢測1000間商店,並確保白糖供應穩定。
“全國每個月家庭及販商的白糖用量為5萬2000公噸,廠家的生產維持,因此產量穩定。”
她補充,在農曆新年後,白糖出現短缺現象,直到開齋節後的現下。為此,內閣已經成立特別委員會,探討白糖短缺的問題。
“相信是一些地方獲得較多的配額,一些地方出現恐慌購買,才出現白糖不足的現象。”
傅芝雅也提醒商家,包括民宿業者、汽車出租者等,不要趁著“2023浮羅交怡海空展(LIMA’23)”的活動,牟取暴利。她本身將在下周前往該處突擊檢查,內貿局擁有權力,以反暴利法令,針對調漲價格至不合理的商家採取行動。
她也呼籲民眾,一旦接獲不公事件,可以向該局投訴。
此外,提到近期演唱會門票被以高價轉賣事件,傅芝雅指出,內貿局一旦接獲投訴,將會以反暴利角度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