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撞傷瘀青用PRICE急救 發炎腫痛消退才熱敷

(香港訊)日常生活或運動時,偶有碰撞在所難免。

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羅英勤

Advertisement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羅英勤指出,瘀傷成因大都與身體碰撞有關,皮膚下微絲血管受傷爆裂,血液從微絲血管流出;而為了止住流血,血小板、凝血因子會形成血塊,變成一片瘀青。

“剛受傷時,瘀傷會呈深紫或紅色,之後變成黃色、青綠色,整個過程維持約1星期。瘀傷屬常見運動創傷,常與一些多碰撞、隊制及持器具運動有關,如籃球、網球、棒球等,因與別人或器材碰撞而令身體有瘀傷。”

血管受壓
空中瑜伽需要在繩索吊床完成動作,或令血管受壓,導致瘀傷。

練空中瑜伽導致瘀傷

ADVERTISEMENT

但單獨一人做運動,過程中沒有任何碰撞,為何仍出現瘀傷?羅英勤笑言,其實大多數是“撞到而不自知”。

“而一些高強度、長時間的運動,如長跑、舉重等,重複使用肌肉,可能會令肌肉及皮膚附近的微絲血管受傷,導致瘀傷。”

而近年大熱的空中瑜伽,運動時身體不同部分會被繩索吊床(hammock)“箍住”一段時間,皮膚不斷與繩索摩擦,加上被“箍住”時有外來壓力,均容易引致皮下微絲血管出血;情況就如踏單車長時間坐在單車位、穿緊身衣服時摩擦導致瘀傷一樣。

在家做運動宜鋪軟墊

空中瑜伽動作會令血管長時間受壓,導致瘀傷;若不斷重複練習,可否令微絲血管變強,變得不易破損?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血液及血液腫瘤科王紹明醫生指出,微絲血管只有一層細胞的厚度,加上為了讓養分通過,血管組織有先天結構,令它可做到運送血液、養分的功能,故不會“練多幾次就增加多幾層細胞,有壓力都會再爆”。

想避免瘀傷,羅英勤建議,注意運動時會否同一位置長時間受壓及摩擦。

在家做運動時鋪上軟墊,避免身體某部位長時間接觸堅硬地面,形成壓力導致瘀傷;如做空中瑜伽時,改用質地較滑的布料,減少身體與物件間的壓力。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王紹明醫生

膠原蛋白流失易瘀傷

王紹明補充,女士、長者均較容易有瘀傷,因女士皮膚、微絲血管較薄;而長者年紀大,膠原蛋白減少,軟組織失去彈性,“有可能撞一撞 、壓一壓都容易瘀”。

另外,若身體缺乏維他命C製作膠原蛋白,不但會令血管失去彈性易破損,亦會使血管周圍的組織容易出現損傷。

撞傷碰瘀,長輩教用滾熱雞蛋“祛瘀血”,但又有人說,受傷後應按“PRICE”原則休息冰敷。究竟應一動還是一靜?

羅英勤指出,瘀傷代表組織結構受傷,應先按PRICE原則作急性治療。

PRICE的概念是保護受傷位置,

避免再次受傷,

同時阻止傷口持續出血,

加快腫脹消失。

至於滾雞蛋是想推散瘀血,透過熱力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流血量,應待急性階段過去,再沒有發炎反應方可按摩熱敷。

受傷後2至3日是否可以按摩熱敷?他認為沒有特定準則,要視乎徵狀決定。

剛受傷會有“紅腫熱痛”,代表傷口仍在發炎,應先用PRICE處理;待至腫、痛等徵狀消失,才可開始暖敷、並輕輕按摩傷口,藉此促進血液循環,帶走瘀血。

羅英勤特別提醒,做適當運動亦有助促進血液循環,可加速瘀血消散。

瘀傷無故流血需求醫

同為瘀傷,為何有些不會感到痛楚,有些卻“摸一下都痛”?

羅英勤指出,瘀傷代表血管壁破裂流血,故“無論如何都會痛,差別在於多或少”。

受傷後血塊擠壓周圍組織,包括皮下脂肪、皮膚等,當脂肪及皮膚的感應細胞有擠壓,便會有痛的感覺;加上血塊形成,身體或有發炎反應,形成發炎因子,亦會刺激負責傳送痛楚信息的細胞。

王紹明補充,神經線負責傳遞痛楚信息,而其在皮下的分佈錯綜複雜;加上不同部位的皮下組織,有些較鬆散、空間較多,有些較緊密,可能牽拉着不同組織,有不同痛感。

另外,當血小板功能不正常、數目太少,即使是輕微受傷,亦可能有不少的血流量,形成大範圍瘀傷。

他說,藥物也會影響身體凝血程度,增加出血風險,例如薄血藥、亞士匹靈等;部分類固醇亦會令皮膚血管變得脆弱,令人更易有瘀傷。

羅英勤提醒,若在3至4個月內身體不同位置不停出現瘀傷,特別是伴隨關節腫脹或無故流血,如沒有刷牙卻流牙血、流鼻血等,則擔心是凝血因子出現問題,建議及早求醫,抽血檢查。

懂多一點

突然瘀青或血小板問題

皮膚突然有瘀青,是嚴重疾病如血癌、血病等警號?

身體無故出現瘀青,有可能是血管、血小板或凝血因子出現問題,如患骨髓或免疫系統疾病,血小板數量減少,流血量較多,手腳較易有瘀傷。

瘀傷逾周不退要注意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王紹明醫生提醒,應留意瘀傷出現的頻率、範圍、會否反覆在同一位置出現,還有身體其他位置有否無故出血,如流牙血、鼻血等。

如反覆有瘀傷並出現在不同位置,須擔心是系統性疾病或血液疾病導致問題。若只是偶爾睡醒發現小腿有瘀傷,可能是“睡覺時不小心撞到”;但當“好了又瘀,特別以前沒有(瘀傷),但最近不停瘀青,要特別留意”,需要找醫生檢查。

骨科醫生羅英勤則補充,一般瘀傷會在1周內自然散退,如果“間中一次半次久了瘀青消失沒問題”;惟若長時間,即3個月以上不斷有瘀傷、超過1周才慢慢散瘀,則要考慮接受進一步檢查。

王紹明指出,若病人因無故瘀傷而求診,會先問病史及徵狀,如以往脫牙或手術時有沒有出血情況、正服用什麼藥物等,並作臨床檢查,如檢查關節軟組織,確認有無系統性疾病;亦會抽血檢測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數量,找出病因。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