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抗癌癌後學會保健 陳玉梅堅毅樂觀抗癌良藥

6年前12月的某個星期五,醫生告知陳玉梅患上乳癌時,她是鎮定的,而且很快接受這個事實,更采取迅速的行動去面對,星期二就在醫院進行了切除手術。這個過程,只有3天而已,沒有半刻拖延。

Advertisement

陳玉梅的果斷,讓她再次得到重生,並比以前更加呵護自己的身心,面對人生,她以從容的心情將每一天過好。

“當時,醫生因癌胞已擴散至淋巴,在考慮我的年齡與狀況後,建議我做切除手術。”

ADVERTISEMENT

她說,本身已生兒育女,患癌的乳房在這個時侯已是身外物。

“治療可中西醫配合,西醫為先,因為西醫較快,怎樣都好,切除是很關鍵的,以避免擴散。”

雖然如此,在醫生宣佈患症後,她也曾考慮過到另一家醫院詢問第二意見,但一名從事醫務的親友勸她,現今科技進步,報告一般是精准的,勿再花費不必要的金錢。她想想後,就決定回到之前的醫院做手術。

手術後,她接受中西醫治療,獨自駕車去做化療和放療,獨自駕車去練氣功,重建自己的第二生命。

她在患病之前是一名幼教工作者。“當醫生證實我患乳癌,是第二期進入第三期的階段後,我回家就致電給孩子,告訴他們不久後將失去母親。”

陳玉梅的孩子聽這個消息後,馬上回家陪她給她鼓勵與支持。

獨自駕車去化療

她說,當時,大兒子已工作,小兒子在吉隆坡念書。手術第三天,她就出院回家休養。不久後,孩子們也得回到各自的崗位,已習慣獨立的她,很多事情都是單獨面對 。

她說,在手術後,醫生為她定下6次化療。第一次化療,由親友載送,接下來的5次化療,都是自己獨自駕車去。

“來回醫院與家中的車程約20分鐘,院方說藥物副作用沒那麼快,所以每次都是自己去。”

她說,隨着一次又一次的化療,身體的承受度也漸差,第一次化療時,身體沒有不適反應,但之後,就出現暈嘔的副作用,需要好好休息。

完成化療之後,接下來的,就是進行15次的放療。她說,每天放療的時間約3分鐘,雖然放療曾在她的皮膚留下的印痕,但後來隨着時間漸漸淡化。

陳玉梅指出,按照西醫的方式,患病期間無需戒口,為了確保身體有足夠的營養,她也沒有給自己訂下諸多限制,只不過采取清淡飲食,讓身體容易接受及消化。

她說,在治療時期,若身體缺失營養,血紅素下降,將阻礙化療進行。因此,為了讓血紅素達標,無論多麼沒有胃口,她都會強迫自己一定要吃。

睡眠品質好 練氣功提升免疫力

陳玉梅在患癌後第一次接觸郭林氣功,起初是帶着半信半疑的心態去練功,6年過後,她的癌症沒有复發,她也成為了郭林氣功的輔導員。

她說,在一名親友的穿針引線下,認識了一名介紹她學氣功的恩人。她第一次化療之後,就自己一人駕車去學校的練功場地,在這里除了練氣功,也與學員交流,從中學習更多的抗癌與保健知識。

她指出,郭林氣功的一些學員是癌患,藉着這個平台,除了練功,大家也分享抗癌心得,從如何飲食至心情調整,大家互相扶持鼓勵,這樣一路走下來,心里更堅定。

“在接觸氣功之後,我感覺免疫力提升了,睡眠品質也變好,往往合上眼,就是一覺到天明。”

陳玉梅說,除了每個星期三晚上8時到育民小學練氣功,她每天在清早天亮前,一定去公園練功兩小時,傍晚的時候,再去公園散步,如此勤於練習,除了下雨。

她也勤於閱讀,家里訂了一份中文及一份英文報章,關於保健醫藥的報道,她從不錯過,從中掌握了不少健康知識。此外,她常出席醫藥講座,聆聽專業中西醫見解,從中吸取保健資訊。

家族沒病史 疑壓力引發癌症

陳玉梅說,她的家族里並沒有乳癌歷史,偏偏自己“中”了,不但如此,她有做乳房X光掃描,但還是被盯上了。

她說,在醫生確診患上乳癌時,本身才於一年前在醫院做過乳房X光掃描,當時報告顯示正常。

“起初,我感覺靠近腋下的部位疼痛,以為是跳韻律操時扭傷,後來摸到有腫塊,就去醫院檢查。”

陳玉梅說,她的家族里沒有病史,同輩的姐妹也沒有,這令她懷疑,是生活壓力造成癌症。”

陳玉梅從事幼教工作多年,從替人打工,到自己開辦幼教中心,每天過着早出晚歸的日子,因一份責任感,她一天工作超過12小時,早上7時到中心,傍晚等到最後一名孩子被家長接回後,把中心收拾鎖好門後才回家。

撇除照顧及教育孩子們的壓力,令她煩惱的,還包括師資、每一年的招生問題等。

關於幼教的工作,2012年杪她在患癌之後,有一次她與朋友分享時,朋友提醒她,是否真正缺錢用?若不是缺錢,就把中心給賣了吧!

她在認真思考後,於2013年,決定放下這碗飯,將中心轉手予別人,從這份工作上退下來,把更多時間留給自己。

相較其他癌症,她說,乳癌比其他器官癌症或器官功能衰竭幸運得多,例如肺癌、腸癌,這些器官在得病後仍需操作啊!

與癌友共勉  患病勿躲開不見人

陳玉梅說,癌症如今就像感冒一樣,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治療癌症,除了靠醫生,也要靠自己的心態。

她說,心態比醫生更重要。抗癌路上,要保持正面的心情,開朗迎接生活,輕松的面對一切。

“患病後,走出去很重要,勿把自己關起來。首先,一定要看醫生,然後打開大門,去見人,與人交流,與癌友共勉,提升自己。”

陳玉梅指出,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細胞,視本身如何養它,如果它爆發了,家人的陪伴是很重要的。

而她,因為孩子在外地工作,除了偶爾去探訪他們,自己的更多時間,是與朋友一起,喝茶吃飯,無所不談。

“患病後,我認識了很多朋友,一起練氣功,一起參與各種團體活動。”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