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成本被抬高 供應波動大 張玉剛促政府正視菜農困境

(金馬侖13日訊)彭亨州丹那拉打區州議員張玉剛促政府正視我國菜農的困境,特別是疫情後有增無減的各種挑戰,導致蔬菜生產成本被抬高,蔬菜供應波動的幅度越來越大。

他是針對早前有人建議政府,就蔬菜漲價問題實施價格管制措施一事發表看法,希望政府和各界先了解菜農的結構性困境,勿把菜農及相關行業推向萬劫不複的深淵。

Advertisement

他說,菜價市場漲跌難測,就連農民也無法預估,盈虧自負,風險重重。就以金馬侖葉菜(菜心、小白菜、香膽、芹菜、芥菜等)為例,今年5月一度飆高至疫情以來最高點,但是進入6月之後,葉菜菜價又慢慢下降,來到7月甚至產量過剩,導致菜園價跌破1令吉,有者甚至被逼無奈“毀菜”,血本無歸。

“蔬菜無價時,政府從來沒有實施過補貼或回購措施,菜農必須承擔虧損;蔬菜有價時,卻有人建議政府實施頂價或管制措施,這對菜農何其不公平。”

“況且,蔬菜種類繁多,各種蔬菜的種植時間和方式也大不相同,這個市場是極其複雜,政府根本沒有能力也不應該介入管制市場。

“如果選擇幾種蔬菜進行管制,那只會把小農民逼退,到最後形成只有大農場‘控制’的寡頭壟斷,尾大不掉的局面。”

ADVERTISEMENT

他指出,菜農除了面對暴雨等極端天氣造成收成受影嚮,或蟲害現象等天然挑戰,疫情後也面對三大困境和挑戰,導致蔬菜生產成本日益增長。

第一,自新冠疫情爆發和政府在2020年實施行動管制令以來,國內各工農業領域都面臨嚴重的工人荒。政府不願意引入移工,卻又無法提供足夠的勞動力給各行各業,造成各領域業者競相搶奪勞工,形成惡性循環。有些農民請不到工人,不得不休耕減產,造成生產力下降,進而影嚮市場供應,造成菜價波動。

助農民規劃種植工作

第二,過去兩年,農業的一些生產基本材料,如肥料、農藥、種子、紙盒等價格漲不停,尤其化肥價格在烏俄戰爭爆發之後,更是暴漲200%,加劇小農民的生產困境,產品議價空間大大縮小。

第三,由於缺乏大數據的分析、評估、規劃和輔導,廣大農民非常容易陷入信息盲區的困境,無法正確評估種植風險。由於缺乏信息輔助,很多時候,大家都不約而同種植同一種蔬菜,最後收成時遇到產量過剩的情況。

他認為,政府若要穩定蔬菜市場,應從根本下著手,正視農業的結構性困境,加強農產品物流通路,為農民提供足夠的勞動力,補貼農業生產成本如化肥農藥,建立大數據資訊庫,協助農民正確規劃種植工作,盡可能規避市場供應風險。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