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典吸引國內外媒體拍攝 大山腳大仕爺或申遺

(大山腳10日訊)農曆七月慶讚中元節期間,大山腳市民膜拜大仕爺的盛況,多次吸引國內外媒體前來拍攝與採訪。大山腳埠眾盂蘭勝會理事會主席拿督陳昌興透露,理事會將考慮向政府(文物部)申請將此慶典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前提是必須做足充分的資料收集。

擁有百年歷史的大山腳埠眾盂蘭勝會大仕爺慶典,不僅金身曾傲視全馬,每年的慶典期間,善信更是24小時絡繹不絕,膜拜的盛況是全馬數一數二。

Advertisement

陳昌興接受本報專訪時說,由於大仕爺沒有廟宇,只於農曆七月在伯公埕設壇供人膜拜,香爐也是在慶典後由值年爐主帶回家供奉,因此理事會多年來都沒有想到要申請將大仕爺慶典列入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雖然我們不曾提出申請,但實際上大山腳人拜大仕爺的風俗,這些年來吸引國內外的拍攝隊前來拍攝,而大仕爺的信徒來自四面八方,有遠自紐西蘭、新加坡、印尼及香港等。”

為了維持伯公埕作為大山腳的地標,並傳承大仕爺的香火文化,大山腳埠眾盂蘭勝會理事會才萌起申請此念頭。

大仕爺鎮壓野鬼

ADVERTISEMENT

各行業爭相膜拜

大山腳人膜拜大仕爺的歷史可追溯到百多年前英殖民時代。根据大山腳埠眾盂蘭盛會出版的小冊子顯示,在1819年,檳島及威省發生瘟疫,人口從8萬6275人銳減至4萬499人。

這場世紀瘟疫,讓居民逃至馬打寮(今稱為馬章武莫)避難。

幾個月後,瘟疫逐漸減退,人們紛紛返回家園,也有許多人因為瘟疫而死亡,原有的義山不夠安葬,先賢們便在高巴山萬開闢新義山。

自此,大山腳就傳出撞鬼的傳聞,每當入夜時分,鬼影幢幢,把居民搞得心神不寧,為了祈求合境平安,因此便請人到唐山把大仕爺的香火請來威省,並選在農曆七月在大山腳的甘榜勿剎(靠近甘榜勿剎太上老君現址)供奉。

當時,人們只設了一個香爐,爐後掛上黑布,寫着盂蘭盛會。從此大山腳便恢復平靜,為了傳承這個文化,先賢們大約在1920年將大仕爺香爐遷到大山腳市區,開啟了紙扎大仕爺金身的時代。

50年代初,膜拜慶典只有6天,第一天為善信辦公祭,接着巴剎工友及商人公會(盂蘭山莊)、大山腳魚商、中果社及菜商祭祀,到了60年代,各行各業爭相膜拜大仕爺,導致慶典一度長達22天。

1983年,時任交通部長敦沙敦祖比爾在酬神慶典期間到訪大山腳,整條街道車水馬龍,被困在車龍中動彈不得,因此部長下令慶典不可過於冗長,限在15天。

而民間流傳許多關於大仕爺的傳說,顯示市民對大仕爺存有敬畏的心,其中最為廣傳是一名小孩被放在供桌上,被大仕爺“吃掉”的故事。

針對這個傳說,陳昌興說,他在50年代便已聽過,是否屬實已無從考究。

他認為,這些傳說都是源於善信敬畏大仕爺的表現,主要是告誡善信在膜拜的時候不要胡言亂語,保持虔誠的心。

“50年代的善信,在膜拜時不如現今的祭品多元化。其實只要虔誠膜拜,即使只是燒清香也可以。”

金身逐年增高

分3部分載到祭壇

大仕爺金身在20年代開始,由松記紙紮點所造,原先只有一個成年人高度,50年代後由南通紙莊接手,在值年爐主以及善信的要求下,大仕爺金身便逐年增高,從8尺到10尺、12尺、16尺、18尺,到了1987年,大仕爺的金身已達24尺。

2012年,理事會因場地限制,議定大仕爺金身高度定在26尺,並不再增高。當年,大仕爺金身已創下26尺8寸的驚人高度,之後因場地所限,一直維持在27尺。

大仕爺金身的造型根據古書描述所做,即:青面獠牙,深藍面孔、額長雙角、一雙鬥大的烏晶眼、獅子鼻、長舌、以及血盆大口,額頂一個大“佛”字,還有觀音大士金童玉女站立在額頂上。

大仕爺原是身穿文武袍,左手執天王牌,右手執招魂幡,但為了顯示威武,紙紮師父改成身著武裝,皮金甲,穩如泰山的形象。由於大仕爺金身過於龐大,因此師傅必須分階段製作,然後用羅里將3個部分載到祭壇,再組裝起來,開光後才讓善信膜拜。

由於大仕爺威名顯赫,80年代至90年代期間,一度盛行把大仕爺金身的配件,如令旗、觀音像等搶回家安奉以保平安,這樣的情況一直到90年代末,搶寶活動才慢慢絕跡。

理事會主席拿督陳昌興說,有些人在搶了這些配件後,高價售賣給農場商人,50年代一隻令旗的售價升值高達500令吉。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