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從生理性格因素追蹤治療 壓力非精神病唯一元兇

(吉隆坡訊)背負壓力過重過久會引發精神疾病,但其實除了壓力之外,尚須有其他因素,比如生理或性格因素結合,才會形成精神疾病。此外,及早辨識病因,對於治療至關緊要,否則就會本末倒置,甚至延誤病情。

Advertisement

精神科顧問楊申興醫生(Yeoh Seen Heng)指出,從精神科角度來看,精神疾病的產生除了壓力之外,也包括更多方面因素必須釐清,包括心理與生理方面的差別,倘若沒有深入追蹤病因就貿然斷定壓力造就一切,最終是徒勞無功,延緩治療甚至讓患者走上不歸路。

“大部分人都可以理解及接受,當一個人承受過重及過久的壓力後,就會出現精神疾病,即焦慮症及憂鬱症等,事實也如此。”

ADVERTISEMENT

“壓力確實可以造成一個人的精神出現崩潰,並演變成精神疾病,但從壓力到精神疾病之間,其實還有一些誤區必須釐清,儘管有人可能不明白、不願接受甚至否認,但如果及時通過客觀地分析種種可能造就精神疾病的因素,對於避免病情惡化有莫大功效。”

家族遺傳是因素之一

他說,“壓力”是否是造成精神疾病(泛指焦慮症或憂鬱症)的唯一因素呢?答案是非也,兩者(壓力vs精神疾病)之間的關係並非如水與冰塊般,水放在冰箱就結成冰塊,冰塊放在桌面就化為水。

“我常說,用小刀割手會流血,那如果不用刀割手,理論上是不會流血,因此這是很明顯的‘因為─所以’的簡單關係,但‘壓力’與‘精神疾病’的關係並非如此表面簡單而已。”

“回到現實生活中,舉個簡單比喻,10個學生一起考試,結果有3名學生不及格,第一個學生拿了48分,第二個學生拿了38分,而第三個學生只獲得28分,結果拿了48分的學生因成績不及格而後患上憂鬱症,很多人自然就把矛頭指向考試失敗所產生的壓力,可是另外兩名分數更低的學生卻沒有出現憂鬱症症狀,從這個案例來看,就說明了壓力並非形成精神疾病的‘唯一’因素。”

他說,當一個人出現精神疾病時就把矛頭指向壓力或外在環境是有欠公平的,而且也可說是過於表面的見解,而精神科醫生有必要從其他因素一一抽絲剝繭去追蹤病情,從患者的生理及身體因素,以及性格等去了解,從中找出較客觀全面的病因。

“以生理因素而言,遺傳或家族史是一名患者出現精神疾病的元兇之一,如果患者的家人及近親患有某些精神疾病,那等於患者有精神疾病的機率相對提高,這是與遺傳基因有關。其次是使用藥物或毒品,若一個人經常服食某些藥物,甚至抽煙、酗酒及濫用毒品如興奮劑等,或是某些身體疾病比如甲狀腺異常都會影響到情緒而產生精神科疾病的症狀。”

“再來是性格因素,由於每個人的性格不一,因此性情較溫和、開朗及想法正面的人對比性情急躁的人,前者自然就不容易發病,反之後者一點小事如塞車、或是成績稍不如意就會暴跳如雷。此外性格也決定了一個人處理問題方式以及管理壓力的能力,這與一個人是否容易患病有關。”

具備3因素患病率高

他以上述的比喻解釋,另外2名分數較低的學生在成績揭曉後可能只是不開心幾天,但兩天后就沒事了,理由可能是他們並沒有家族遺傳,也沒有濫用藥物或身體疾病,同時2人也是樂觀派,但考到48分的學生卻有着其他的風險比如家族遺傳史或本身性格等,這也促使他患上精神疾病的機率相對提高了,也因此若在治療時僅把焦點放在壓力,將會錯失其他治療方案。

“以這名考獲48分的學生為例,若僅把焦點放在考試的壓力,老師只要多給他2分就可以及格,那就不存在所謂考試失敗所致的‘壓力’,但若是他的病因並非壓力而已,還有生理及性格因素,那就算今天老師給他及格免去壓力,另外2項因素依舊存在,往後生活若有其他方面的重大壓力,也還是會誘發精神科疾病的風險,這是每個人都必須謹慎看待的事。”

“畢竟壓力與精神疾病有關,但它並非百分百的因素,還必須考量患者的生理及性格因素,否則就會出現見樹不見林的困境,當上述3大風險提高,患者的患病機率也相應提高。”

治療本末不分 恐延誤病情

楊申興提到,壓力固然是精神疾病的3大元兇之一,也是普羅大眾所能接受的概念,但其實精神疾病反之亦可能造成壓力。倘若在治療時本末不分,先後次序的誤讀,那最終就是治標不治本,延誤了病情,也因此當一個人因某些壓力而出現憂鬱症或焦慮症時,必須及時去追蹤,因為很有可能是早在所謂“壓力”出現之前,已有憂鬱症存在,只是沒有被發現。

對“壓力”有欠公平

“舉個例子,一名學生在考試失敗後產生壓力,隨後就有了憂鬱症及焦慮症,最終是自尋短見。若僅從事件的演變來看,似乎考試失敗就是一切源頭,但當我們去逐一跟進時,卻發現原來早在他考試失敗前,成績已逐步下滑。而從種種事件中說明了他之前一直飽受精神疾病的困擾,只是沒有被身邊人察覺,這一切都是造成他無法專注課業,最終出現考試失敗的原因。”

他說,憂鬱症的幾個典型症狀如專注力下降、對周遭生活沒有興趣、失眠、自我放棄及無助感,都會直接影響到學業表現,當一個人已出現以上症狀卻沒有獲得察覺及治療,那隨之而來就是反映在學業成績上,最後就是考試失敗產生更大的壓力而加劇憂鬱症病情。

“我常強調,如果把壓力視為精神疾病的唯一元兇,對‘壓力’是有欠公平,必須從不同方面包括生理及性格因素去一一追蹤,有些時候是原有的精神疾病‘造惹’隨後而來的壓力。”

“再打個比方說,當一名上班族因有憂鬱症而無法上班,結果上司就發出警告信而感到壓力不已,但其實背後原因是,有憂鬱症而無法入眠或無法醒過來等,而根源就出在已有憂鬱症而造成無法上班,並非因公司發出的警告信而造成壓力無法上班,兩者之間有明顯的次序區別。”

成績差尋死不應怪校方

學生早有憂鬱症狀

楊申興表示,翻開新聞報導,不時可看到學生因成績不理想而自尋短見的新聞,每當這類新聞見報後,矛頭頓時指向校方或考試制度等,但若是深入去探討,就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反之很大可能是患者早在之前已有憂鬱症的初期症狀,因此若意外發生後就把矛頭指向某方面,也是另一種有欠公平的做法。

“如果意外發生後,過於簡單地把矛頭指向學生因考試失敗而產生壓力,然後是引發憂鬱症或焦慮症,最終是自尋短見,那治療方案就很簡單,即老師只須多給一些分數就行了,可是若這名學生在這之前已有症狀,那即使這次沒有發作,不代表以後不會發作,畢竟學生以後一定會步出校園踏入職場,不可能每次都會有特別的待遇。”

他說,生活中有各種大小事,壓力不可能避免的,今天可能工作不順心,明天下大雨水災,後天孩子生病,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若期待壓力不會出現(因此不誘發心理疾病)是不切實際的想。

“因此,我格外強調必須正視問題所在,壓力可以是憂鬱症或焦慮症的因素,但已存在的憂鬱症或焦慮症亦可能形成壓力,在治療方面必須拿捏清楚,搞清楚本末方以便對症下藥解決根源。”

父母有思覺失調症 孩子患病機率40%

楊申興說,在門診中,有兩句典型對白是我常聽到精神疾病患家屬所說的,那就是“我不明白他為什麼會有這種精神疾病,他不愁吃不愁穿,何來壓力和煩惱,就算有也是我這種苦命人有啦! ”,或者“精神錯亂、胡言亂語或是有幻覺等嚴重症狀,一定就是他之前的壓力造成的”,那實情是否如此呢?

他說,其實不盡然,並非每一種精神疾病的發病都與“壓力”有直接關係,或是要有“壓力”誘發。

以思覺失調症為例,若父母兩人都是有病,那孩子患病的機率將比正常人多出40%,說明了患病風險早在孩子出世時就已潛在基因了,而這與壓力無直接關係。

“有人也會說,孩子患病是因為被本來已患有精神疾病的父母,由身教及親子關係造成,可是科研卻發現,發現儘管自出生就把孩子送給他人照顧,但患病機率不變,在在說明了這一切是源自其基因,根據研究,父母其中一人患有思覺失調症,那孩子患病的機率將比正常人多10%。”

他補充,要知道一些嚴重的精神疾病,比如狂躁症與思覺失調症等與生理因素有很大關係,並非是壓力所造成,倘若在治療時沒有對症下藥,那最終是錯失了治療黃金時機。

他總結說,以上3點而言,“壓力”對於精神疾病的認知與治療固然是重要的一環,但“壓力”並非“唯一”或“必然”的因素,過於簡單地把“壓力”與精神疾病劃上等號可能會忽略更重要的治療手段。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