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讯

年轻人坚守老祖宗的味道

一碗面线,一段故事

守住祖辈的美食味道,叙述著一个年轻人的坚守与传承!

槟岛市区加马百货公司后面小巷,有一档老字号的炒面线摊档;在老槟城人的记忆中,摊档主人是个白发斑斑的老年人,惟如今眼前的掌锅人却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只见他拿著锅铲不停地炒著面线,一碟接著一碟,为食客端上既热呼呼又香喷喷的道地美食。

Advertisement

他是郭显意,现年28岁,凭著自己的双手延续了三代的家族生意。他不仅继承了祖辈传下来的手艺,也把这份“家业”经营得有声有色。

这档“风车巷GAMA炒面线”,尽管坐落的位置是加马百货公司后面一条命名为“董里蒙”(Jalan Trang)的小路,但多数的槟城人或老熟客,都爱称它为“加马后面炒面线”。

炒面线第三代传人郭显意手艺一流,广受好评。

庄月云手上端著的一碟炒面线,是儿子郭显意传承三代的独家秘方。

 

已有40多年历史

郭显意的祖父从80年代开始炒面线,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当时是由其祖父母及父亲三人经营。祖父凭藉独特的炒面线和炒米台目(俗称:老鼠粉)在当地小有名气。那时候,一碟炒面线虽1令吉50仙,但一天营业额竟高达千多令吉,可想当年生意有多火红。

直至90年代,祖父年纪大了,他的父母就开始接手,然后在90年代初迁至现址。郭显意说,“我父亲接手后也推出炒粿条和蛋炒饭,结果凭著他的厨艺,加上独家秘方,这两道美食广受饕客的喜爱。”

厨师培训学院出身的郭显意,在还未正式接手前有空就在摊档帮忙,所以炒出来的面线和粿条,都获得父亲的真传。

约10年前自父亲退休后,他就开始接手,并与母亲庄月云(56岁)合力经营,肩负起第3代传人的重任。

“这是我祖父传下来的炒面摊档,它承载著几代人的味道,我不想让它失传”,他这么说道。

他家的面线有别于其他摊贩,不是现成货,而是祖传独门秘制的,香味十足,吃起来也非常Q弹,而且采用的配料,如:大虾也是每天新鲜采购的。

别小看他年纪轻轻,郭显意的手艺已炉火纯青,尽管客源不绝,他也能应付自如,翻炒手法快速,条条面线皆通透入味,显然他对火候的掌控出神入化。

至于价格方面,郭显意说,虽然目前百物涨价,但他仍保持著亲民的价格,所有炒食一律7令吉,鸭蛋另加1令吉。

他说,其客源多数是老顾客,最要紧的是他们仍能吃到这份“人情味”。

 

四大招牌菜单:炒面线、炒米台目、炒粿条及炒饭,其中炒面线最受欢迎。

 

扫一扫即可付款

为迎合时代的需求,“风车巷GAMA炒面线”也提供MAE DuitNow QR二维码付款。郭显意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使用无现金付款了,顾客只要扫一扫即可完成付款,而结帐的金额更直接汇入银行户头,不必每天去银行汇款。

他说,电子付款程式既快速又安全,而且又不必烦著找零钱的问题,对小贩来说,相当便捷。

他举例说,马来亚马银行的Maybank QRPayBiz,是一个商户应用程式,方便商家查阅日常的销售交易纪录等。

他补充说,目前,该摊档通过电子付费的营业额,占其总收人约10%。

他鼓励更多小贩采用电子付款应用程式, 方便营业。

QR二维码付款,对小贩来说相当便捷。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