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國內地方

師傅傳授紙紮技巧 高二生助製大仕爺

(大山腳8日訊)農曆七月中元節將近,在武拉必新村制作大仕爺金身的師傅開始忙不停,約10名義工又粘又貼,其中不乏年輕人,年齡最小的小幫手是17歲蔣金溈,看來後繼有人。

Advertisement

在和平路國中就讀高中二的蔣金溈透露,其母親李秋珠早年住在武拉必新村,後遷至阿兒瑪花園,但每年中元節期間,母子倆都會回來幫忙制作大仕爺,師傅們也樂于傳授技巧和知識。

“我對紙扎手藝很感興趣,所以每年都會回來幫忙做一些基本工,比如糊紙和包扎的部分,太複雜的工序還是不太懂,還需多學習。”

ADVERTISEMENT

李秋珠說,目前制作大仕爺金身的屋子,早年由她租下,她搬走後屋主才轉租給師傅黃財旺充作紙扎坊。後來,她帶著兒子金溈前往探訪黃師傅,并義務幫忙制作紙扎,結果一做便是8年。

“我第一次帶金溈回來幫忙做紙扎時,他還在唸小學,現在中學都快畢業了!我們每年這期間都會來幫忙,如果哪次不能來,心里總覺得好像哪里不對勁。每次放工后來這里幫忙,反而心里會比較踏實。”

母子倆每晚都會來幫忙制作3至4個小時,非常盡責。

鐵棚高度限制

大山腳大仕爺僅增高3吋

紙扎師傅黃財旺(61歲)說,由于受限于大山腳埠眾盂蘭胜會新建的大仕爺殿鐵棚高度,今年大山腳的大仕爺金身僅增3寸,即27尺5寸高,去年是27尺2寸。

他透露,今年和往年一樣,共制作23尊大仕爺金身,供應給全國各地的街區,包括大山腳、柔府、華都、金馬侖、吉隆坡及浮羅交怡等。

他所制作的大仕爺金身,最低的其有3尺高,還有8尺、12尺、14尺、21尺、24尺,最宏偉的首推大山腳埠眾盂蘭胜會的大仕爺金身,即27尺5寸高。

曾在空軍部隊維修戰斗機

黃財旺繼承岳父技藝

黃財旺一開始對紙扎一竅不通,他曾是大馬空軍部隊的技師,負責維修戰斗機。他後來娶了大仕爺金身制作第一代師傅李長春的女兒李少卿,和太太一起傳承岳父的技藝,至今已有34年的經驗。

黃財旺中學畢業後,到台灣僑大先修班,回國後進入工藝大學修讀電腦工程系,之後才進大馬空軍部隊當技師,維修戰斗機長達16年。

退役後,他到一家著名的維修機械公司,負責維修醫療儀器,以及汽車機械,同時當任這公司的東南亞區經理,當時完全沒接觸過紙扎這一行。

李長春過世後,夫妻倆便接下棒子,在2名資深的紙扎頭手余國光和石憲潤協助下,繼續傳承這個中華文化。2名頭手分別擁有20年及15年的紙扎經驗。

骨架沒草圖

憑想像直覺製作金身

黃財旺透露,大仕爺金身有文、武及文武雙全之分,文大仕爺身穿衣袍,武大仕爺一身金色鎧甲,而一半官袍一半鎧甲裝扮的則是文武大仕爺。

大山腳埠眾盂蘭胜會大仕爺是北馬歷史最悠久的“鬼王”,也是威武氣勢震懾八方万靈的武大仕爺;青面獠牙、長長的舌頭和火焰、猙獰的大眼睛,一身金裝戰甲插著4支令旗,頭上還有一尊圣神的觀世音菩薩,象征大慈大悲的觀音大士。

大山腳埠眾盂蘭胜會大仕爺金身曾是北馬區最高大一尊,但自2015年基于大仕爺殿棚架高度受限,接下來每年只能維持在27尺左右的高度。

他說,制作大仕爺金身主要分為3部份,即頭部、上半身及下半身,當中最繁瑣的工序是頭部制作,每個部分都非常講究及要求細致化,而且金身的骨架并沒有草圖,全憑想象和直覺綁出來再糊紙,最后加以修飾及粘貼一些裝飾物。

特別的是,并不是每一尊大仕爺都是青面獠牙,因為各街區盂蘭胜會組織要求不一,所以各街區的大仕爺臉部顏色也不一樣,有藍、青、紅及黑等。

 

 

 

標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