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精選即時國內地方

專家:收集棲息地數量等 保育紅面猴需更多研究

(加央7日訊)登嘉樓馬來西亞大學(UMT)科學與海洋環境學教授拿督戴奧尼夏博士認為,我國需要進行更多科學研究,以提升紅面猴與其棲息地的保育管理,避免這個稀有動物絕種。

他說,紅面猴的學名為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針對紅面猴的科學研究是當急之務,包括收集其棲息地、數量等的科學數據。

Advertisement

“這方面的努力需要持續,因為玻璃市州立公園(TNP)已成為紅面猴的新棲息地,它們是從玻璃市邊界的泰南,即泰阪國家公園遷徙。”

北馬大學有能力研究

戴奧尼夏也是大馬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前首席執行員,他接受馬新社訪問時說,有能力研究、且較為接近上述稀有品種的單位是大專院校,特別是北馬的大學。

他說,玻璃市州立公園的紅面猴總數在過去幾年已增加,這個不易遇見的稀有動物之保育工作,必須加強,以免為時已晚。

ADVERTISEMENT

“我們需要完整的科學數據,以便森林管理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育能更有效的進行。”

建議馬泰合作獲取數據

這名首位證實紅面猴在玻璃市出沒的研究員說,紅面猴在我國可說是相對較新的物種。他建議大馬與泰國合作,以獲取相關數據,深入了解紅面猴。

提到他在1992年發現紅面猴的經驗,戴奧尼夏說,他是在馬打亞逸的永久森林保留地無意中發現上述物種。

“1992年7月29日和隊友在玻璃市進行山洞和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攝制工作,在收拾行裝打道回府時,沒料到會初遇紅面猴。”

現蹤31年 僅2份科學報告

玻璃市大自然與野生動物協會(PNW)的創始人沙米爾拉曼說,更多有關紅面猴的生態研究是必要的,比起其他稀有動物更值得被關注。

“它們在31年前的1992年被鑒定在玻璃市出沒,但迄今只有2份關於這方面的科學報告,盡管在這期間沒有其他研究報告,但其數量已穩健增長。

“根據村民提供的資料,PNW已在旺吉輦追蹤多達176只紅面猴,在那卡灣山脈和其他5個地點則追蹤到350只。”

他說,上述永久森林保留地需要進行持續性的保育工作,以免棲地破碎化,若這些野生動物失去棲息地,就會影響民生,包括到民宅覓食。

他也指出,一些旅遊區的衛生程度令人堪憂,包括紅面猴出沒的旺吉輦了望台。人類的幹擾和垃圾污染它們的原始棲息地,將導致這些稀有動物轉移陣地覓食。

“若無法從現在開始管控,就將成為紅面猴的一大威脅,導致它們再次遷徙,在我國絕跡。”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