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寫回憶錄最難之處 敦馬怕自贊引人仇恨

(吉隆坡23日訊)前首相敦馬哈迪說,他會嘗試撰寫《醫生當家:敦馬哈迪醫生回憶錄》,可是,他坦承寫自己是困難的事,而且也害怕稱贊自己會引起他人的仇恨。

他於今日在以“像敦馬一樣閱讀”為主題的網絡訪談節目中表示,抬高自己不是他所我喜歡的方式,但只要是認為對他人有益的部分,即使會引起仇恨,也得加以說明。

Advertisement

他說,年輕人不應該整天看電視及電影,而是多閱讀,把閱讀養成習慣,培養閱讀的興趣,就不會感到沉悶或厭倦。

他希望年輕人撥出特定時間閱讀,如晚餐後花半小時或一小時閱讀。

 勸勉年輕人多閱讀

馬哈迪表示,他沒法記得自己一天花多少時間閱讀,因為只要有空閑,手上有報紙或讀物,他就會翻開閱讀。

ADVERTISEMENT

他透露,他正在閱讀世界二戰前的書籍,講述希特勒開始接管德國的經過,英國、美國當時發生的事件等,從中看到一些與報章報道不同的角度,以及各種角色的故事。

他例說,肯·福萊特(Ken Follett)撰寫的历史作品,因寫法吸引人,加上故事有別於一般的历史書,如敘述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時代的历史事件。

馬哈迪也列舉讀書的好處,如可以學習會話技巧、字句結構運用,而這將能進一步影嚮人們特別是與他人溝通的技巧。

他說,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說故事,其實是可以通過豐富閱讀來學習如何說故事。就有如在被要求做簡報會、公告、溝通等,而簡報會往往令人難以理解,但借由強大的詞句陳述,就會比沒有讀書的人士更容易溝通。

“一年只讀一本書是不夠的,如果一本書重複賣五六次,從中了解寫作與溝通的方式,這樣的閱讀比看電視來的更好。”

針對有人指國人缺乏閱讀是因為領袖缺乏推動閱讀文化的說法,馬哈迪說,他不認為是政治人物或領袖的因素,而是人們有其他選擇,更傾向於看電視。

“可是,看電視沒有完全使用大腦,所看見的不是知識。”

他指出,從閱讀中可以分辨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評估自己所聽到的內容,如果聽到很多說法,就會細化與分辨這些的真偽。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