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孩童待在家不利發育 調整生活模式疫起守護健康

(吉隆坡訊)在這至少1年半期間,是否要限制孩子只在室內活動?兒科顧問陳惟醫生(Chin Wai Seong)指出,雖然減少戶外活動可降低感染風險,卻不應完全避免或禁止,因為這不利於孩子免疫系統和骨骼發育的成長。如何在身體健康與染病風險之間拿捏,將是一道難題,有待政府研究後頒布指南。

兒科顧問陳惟醫生(Chin Wai Seong)

Advertisement

他說,在未來至少1年半,大眾需適應新常態,調整生活方式和社交習慣,準備好“與病毒共存”的心態。要想回到以前的‘正常生活’,除非其中一種情況發生:病毒自動消失、特效藥或疫苗的出現。

人體需抗體消滅病毒

“希望病毒忽然在這個世界上消失匿跡,有些不切實際;至於特效藥,醫學界尚未研發或找到真正能夠治愈COVID-19的藥物,所以並不能像流感或水痘一樣,染病了就讓醫生開藥解決。”

“目前治療方式是吸取武漢、以往SARS和MERS的經驗。因此疫苗的研發成了‘萬眾期待’的事情,而這也是最有效能阻截病毒傳播的方法。”

ADVERTISEMENT

“侵犯人體的病毒好比一把‘鎖頭’,白血球會製造抗體(antibody)來反擊。抗體就如一把‘鑰匙’,成功開鎖後病毒就會被消滅。之後這把鑰匙將繼續保存在體內,若有同類型病毒再來侵犯,就不會再得這種疾病。”

他表示,在製造鑰匙的過程中,身體需要時間去認識和研究這把“鎖頭”,才能打造出有效的“鑰匙”。這時人體會有生理反應,譬如發燒或喉嚨痛等,代表免疫系統正在工作。只是有些病毒比較可怕,未等“鑰匙”成功制好,人體便不敵病毒而落敗,譬如COVID-19攻擊病人肺部後,造成多重器官衰竭致死。

疫苗最快1年半面世

“而疫苗便是一種弱化了的‘鎖頭’,進入身體後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同時不造成損害。等到病毒入侵,身體內已有了‘鑰匙’,可做好防範措施及應對,免受疾病之苦。”

他提到,研究疫苗是漫長且複雜的過程,科學家需抽取病毒的RNA,將其弱化和消除致病性,卻又需保留可觸發免疫系統應對的能力。如何拿捏二者平衡以保證安全,以及研究如何放入人體,口服或註射等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研發後還得經過幾期的臨床測試和核准上市過程,因此有效疫苗不可能在1年內面世,最快也得至少1年半或2年,而這樣的速度已經是非常快了。

“要知道疫苗的研發短則幾年,有時甚至需耗時數十年,譬如適合給嬰兒注射的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便花了十餘年才被批准註冊使用。”

他說,不僅如此,父母還需有心理準備,疫苗面世也不代表孩子能馬上接種。除非大馬研發成功,若是國外還需等他們給國民接種、大量生產後再出口給其他國家。

“先不論疫苗的價格,我國進口後也需研究該讓哪些高風險人群接種,是兒童、長者或有慢性疾病者,或是在人群密集,存在較大交叉感染風險的工作人員或醫護人員?無論如何,這是有待商權的問題,不該形成有錢便能先接種疫苗的情況。”

維持均衡飲食 無需特別進補

他提到,疫情之下,父母也考慮是否要購買如維生素C或益生菌給孩子,讓他們“補一補”以增強免疫力。

“我認為這是沒有必要的,若孩子一直維持均衡飲食習慣,也就是‘健康餐盤計劃(suku-suku separuh)’中的四分之一為碳水化合物類的食物,另四分之一為蛋白質類的食物,而剩下一半為水果和蔬菜,就足夠了。若忽然給孩子服用過多維生素C,也只會被腸胃排泄出來。”

“換言之,要給孩子免疫系統維持打仗的能力,靠的是平日里的健康均衡飲食,而非病毒來臨的時候特別去補充維生素,這樣是於事無補的。”

他表示,至於良菌(也稱益生菌,probiotics)可促進腸道菌叢生態平衡。許多研究已證實其功效,包括處理和吸收食物中的營養、增強免疫力和幫助排便等。讓孩子適當地補充良菌,可維持腸道健康,避免食物中的營養流失。

讓孩子適量補充良菌

“最重要的是父母需明白市面上的良菌產品種類繁多,未必每個都有效。若無臨床試驗或特別處理,無法抵抗胃酸或膽汁,良菌在到達大腸前就已被消滅,對身體健康是沒有幫助的,因此在選擇品牌上要特別謹慎。”

調整心態 自我提升 新生活方式與病毒共存

陳惟說,抗疫這場仗,人類是一定會打贏的,但作出改變是一定的,不要心生埋怨,說不定未來可能有小爆發、病毒變種或是新病毒的出現,所以需要自我調整心態。

“在此期間,父母們要盡好個人責任,做好全方位的防範措施,譬如減少出門購物的人數,回來後徹底消毒。抗疫並非個人而是全家人的責任,若家中有一人被懷疑感染COVID-19,會影響全部家庭成員,包括長者和小孩都需要接受檢驗。”

“其次是調整溝通方式,尤其是在行管令期間,父母不同於以往,大部分時間在外工作,孩子往往都交給了安親班或保姆,接觸時間較短。如今長時間相處,免不了摩擦,父母應盡量去理解和改善與孩子的溝通方式。作為父母,上有長輩,下有孩子,如何調整心態的確是很大的學問。”

他提到,父母也可趁此機會沉澱下來,去思考或自我提升,無論是事業、個人知識、興趣,或是育儿知識都好,一定不會有所損失。

鼓勵孩子多曬太陽

“在需要‘與病毒共存’期間,大眾無可避免地需要改變原本的生活方式,直到疫苗廣泛用於人群接種,可避免社區感染後。許多家長也因此擔憂,讓孩子出門到學校上課安全與否,是否還要讓孩子進行戶外活動,以降低感染風險?”

“站在兒科醫生的角度,我是鼓勵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外出曬太陽。

醫學界有個觀點叫‘衛生假說’

(hygiene hypothesis),

指孩子被過度保護而無法接觸足夠的病原,

會抑制免疫系統的正常發展,

從而增加罹患過敏性疾病的機率。”

他提醒,若一名孩子在太過乾淨的地方成長,白血球從未遭遇病毒侵犯,便如同沒有受過訓練的士兵。當他們有一天外出,身體沒有抗體,免疫力不強便很容易敗陣下來。成人很少生病,正是因為出生至今累積了多把“鑰匙”,若小孩在溫室中成長,足不出戶,又該怎麼去收集“鑰匙”呢?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未經訓練的白血球也可能誤判某種無害的物質(我們稱其為過敏原,如塵蟎或花粉等),視其為敵人並與之對抗,從而導致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或哮喘的發生。”

他指出,不僅如此,陽光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也很重要。且不論長期見不着陽光可能導致憂鬱,少了陽光照射在皮膚,無法促進身體製造維生素D以吸收鈣質,孩子骨骼和肌肉發育也會受影響。

“缺乏維生素D還可能為骨質疏鬆埋下隱患,意味着若小時候維生素D攝入不足,會影響成年後的骨骼健康。”

“因此,若一昧限制孩子待在室內,將令他們失去許多益處。在行管令放寬後,我仍呼籲父母要多陪孩子外出活動或運動,在遵守法令或指南的情況下,做好防禦措施,譬如維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和勤洗手等。同時父母也應訓練孩子做好個人衛生,適應新常態,方能健康成長。”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