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便血暴瘦貧血速求醫

(吉隆坡訊) 外科顧問拿督亨利菲仄拉(Henry Fitjerald)醫生指出,大腸癌初期階段(第一期及第二期)通常不會出現顯著症狀,直到患者確診求醫時,病情多數已晉入晚期。他勸告們務必定時篩檢,一旦診斷患上大腸癌,及早治療將提高痊癒的機會,並減低死亡率。

馬來西亞防癌醒覺學會日前在蒂沙敦拉薩人民組屋舉辦“大腸癌醒覺日,篩檢與治療計劃2016"活動,亨利醫生在活動上向居民講解有關大腸癌的課題。

Advertisement

他指出,癌症是由不受控制的細胞所致,當癌細胞日漸成長,將擴散至其他器官,影響其他器官的操作。

他以大腸癌為例, 指癌細胞有可能擴散至心臟,因此醫生必須在癌細胞未轉移前,及早診斷它的原發位置。

他說,根據衛生部2005年的數據,癌症在國內的死亡病例排名第三,總數達10.11%;高居榜首的是感染性疾病(16.54%)、其次為心臟疾病及肺部疾病(14.31%)。

他提到,大腸癌患者多數為男性,然而女性病患也日漸增高,它是繼乳癌及肺癌後,排名第三的女性癌症殺手。

ADVERTISEMENT

“大腸癌的成因難以確定,但相信與患者的飲食習慣、基因、生活習慣及種族有關。"

大腸癌愛盯上華裔

他說,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以肉類為主,尤其是加工肉食品,加上越來越多人喜歡快餐,例如漢堡包、雞肉及雞肉塊,這提高了人們患上大腸癌的機率。

“此外,基因佔據了重要因素,若家庭成員曾患大腸癌,當事人的罹癌風險也會增高。"

他提醒,抽煙惡習也是引發大腸癌的風險因子之一,“當醫生勸請患者戒煙時,患者就應該聽從。"

“大腸癌與種族有關,其中華裔較容易患上大腸癌。"

由於肥胖症也會誘發大腸癌,因此他吁請人們應該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少吃紅肉,多吃蔬果及運動。

便血呈黑紅色或腸癌前兆

亨利菲仄拉醫生指出,大腸癌在初期時症狀不明顯,有時甚至沒有出現症狀,這造成患者失去最佳的治療良機。

他提醒,若人們出現以下症狀,務必提高警惕,同時盡快尋求治療。

“若時常腹瀉,或解完大便還想再解,人們可從這些細節觀察身體發出的警訊。"

他聲稱,當發現便血,尤其是血液呈現黑紅色時,患者應馬上前往診所或醫院檢驗並接受治療,因為這可能是患癌的前兆。

長期失血易疲累

“若人們持續感到肚痛及腫脹,或出現類似食物中毒症狀如嘔吐,也必須加以注意。"

他提醒,體重也很重要,若體重在毫無預警下劇降,那麼務必找出體重下降的原因,然而若是因為減肥而導致體重下降,那就另當別論。

“貧血也可能是大腸癌症狀之一,因為如果出現便血,患者會因長期失血而臉色蒼白,並且容易感到疲累。"

FIT:每100人2人陽性

亨利菲仄拉醫生指出,糞便免疫化學檢測(FIT)是大腸癌的篩檢之一,根據數據,每100名進行這項檢測的人士,將有2人的檢測結果呈陽性。

“在進行FIT前3天,受檢者受促不能食用紅肉、未經烹調的蔬菜及水果。"

他說,若檢測結果呈陽性,可安排進行大腸內窺鏡(colonoscopy,簡稱大腸鏡),以確定下一步的醫療方案。“類似篩檢也可協助我們及早診斷是否出現息肉,並在息肉未形成癌細胞前先摘除。"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