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對話(上篇)‧香港‧廣州‧檳城‧每一座城都是獨一無二的

當城市人普遍被貼上“冷漠無情”、“營營汲汲”標籤,城市被定位為“鋼骨森林”的大型建設,多過人性空間時,其實城市內地裡的變化,才是組成它面貌的關鍵,也是它精彩的所在。

《光明日報‧6688週日生活誌》特別企劃,一連兩週的“城市對話”專題,邀約幾個重要華人城市住客,透過這些充滿熱誠的城市關懷者,牽關出不同城市的不同面貌和特性。

Advertisement

第一篇對話,我們從香港、廣州和檳城出發,讓分別來自這三個城市的梁文道、錢鋼、彭偉步和陳耀威,訴說他們城市故事。

梁文道(香港)

‧香港文化評論人

‧鳳凰衛視主持人

ADVERTISEMENT

錢鋼(香港)

‧《唐山大地震》作家

‧中國傳媒研究人

彭偉步(中國‧廣州)

‧東南亞華文媒體研究人

‧暨南大學講師

陳耀威(馬來西亞‧檳城)

‧南洋民間文化負責人

‧古蹟修護者

城市的關懷‧本土文化不斷被發現

提供我們衣食住行便利的城市,並不只是一個居住空間這麼簡單。住在不同城市的人,對他們的城市有著不同程度的回憶,感情和依附。當越來越多人嘗試在自己居住的範圍內尋找身份定位,我們就知道,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們僅有的城市理想就是怎樣保有自身文化的獨特性。

梁文道:文化人站出來

我們明顯看到,近幾年的華人城市出現同一個現象,那就是一些真正關心城市文化的人開始站出來。這些人很在乎本土文化,進而不斷發掘它,維護它和保養它,比如說檳城這個城市就有像陳耀威這類型的古蹟文化保護份子的人物。他們都有自己關心的熱點,台北有這種文化人,澳門有,香港也有。這種人的出現,顯示城市文化的普及,以及本土文化的認同。

社會和政治的變遷進步是一個城市的紐帶,這些事情和城市有著深深的聯繫。這群分佈在不同華人城市的文化關懷者通過推動不同運動,以示人和城市的連結。他們所推行的運動可以是政治之內或以外的,他們都嘗試用行動告訴別人他們關心甚麼,在乎甚麼,也藉著這些行動試著改變社會。這是他們的裝備,是一種因為關懷城市而有的基本裝備。

錢鋼:尋找歷史認同

越來越多人開始知道保護一座城市的文化和歷史的重要性。就比如,我第一次到檳城來,就有人帶我到客屬公會的客家歷史博物館去參觀。歷史是一座城市的遺傳基因,是先民在這個地方留下的性格。如果你問,為甚麼人們這個時候急於尋找屬於自己部份的歷史和文化,說穿了就是大家在尋找一種認同和力量。

彭偉步:全球化的碎片

全球化的腳步侵略了每一個城市。全球化最明顯的一個情況就是國家碎片化,進而族群和鄉鎮的碎片化。我住在廣州,廣州是中國經濟發展最蓬勃的城市之一,近十幾年來它的發展得特別快,文化的土壤卻相對的不斷流失。說語言就好了,廣州電視台已經不允許節目使用各種廣州方言,只準用普通話,我們抗議了也沒用。很多有歷史價值的舊建築也被拆除,這些建築不見之後也引起坊間強烈討論。

廣州雖然有兩千多年的文化背景,遺憾的是很多文化的印記已經被移除,當中的損失又如何計算? 本來這個城市裡已經有很好的文化和歷史的化石,但現在很多事情只能靠回憶了。這是對一個城市的印記大打折扣。

陳耀威:還看得見歷史

當初決定從台北回來家鄉,很大原因是,比較很多國家,檳城的歷史是看得見,活生生的。在很多國家的城市,許多歷史的見證都已經被拆除,想見也見不到了。

檳城和其他城市不一樣的是,這裡的人文環境特別豐富,這些是不同種族不同年代留下的結晶。我在台灣住了12年,回來之後花了很多時間進行地方歷史的研究、收集資料、速寫和拍攝。做這些事情,都是為了彌補自己過去缺席檳城的日子,這些工作也常常讓我心痛和遺憾,因為深入每一次的研究,就會發現我們已經失去很多東西。

從過去的歷史記載和相片記錄中,我發現檳城最美好的年代是50年代。那時的城市發展已經完整,尤其容納了各個不同年代的建築風格,同時有很多人住在喬治市的老房子裡,整個城市非常鮮活。60年代之後,一些建築設計就開始慢慢變質和消失了。

城市的競爭‧失去特徵難以區別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導致中國城市,甚至其他華人城市形象出現一體化的現象。東西南北的城市變得沒有特徵,難以區別。城市地方環境文化資源的流失,讓它的發展趨勢堪憂。

梁文道:城市之間在競技

目前的現象,或者更應該說是世界潮流,所謂的世界競爭不再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而是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技。

20世紀末之後,很多事情改變了,國家的觀念已經分崩離析,城市漸漸成為世界的中心。各個國家的城市用盡各種辦法比較彼此的優勢,世界已經進入城市競爭的年代。換句話說,城市的形象已成為一種branding或品牌,這些都是組成城市文化的關鍵。

錢鋼:讓歷史成為生活

我本身對城市最感興趣的是它的歷史和文化部份。很多人知道保護文化的重要,但卻不知道它的方法和正確管道。就像不少人想把一些房屋保留,但根基卻做得不足。

所以,每個城市應該有更多像檳城客家博物館這樣的歷史據點的存在。好像今天來到的熱帶香料園,它本身也有自己的香料小博物館,這也很好。在台北,甚至有自來水博物館。我的家鄉杭州也有一所茶葉博物館。歷史就是生活,前輩的生活都是歷史的部份。

彭偉步:缺乏吸引力的城市

廣州是一個很包容的城市。任何人任何行業都可以在這裡生存。只要你努力,就可以在這個城市生活,哪怕你只是一個開一台奔馳號小車在路邊開水果檔的小販。你可以說這是一個務實的城市,但是政府對文化的保護真的有偏差。很多人曾經對這個城市充滿好奇和嚮往,所以走了進來,試探它的可能性。這些人之中,除了普通老百姓,也有很多海外留學生。但,這些人很快就離開,因為這裡沒有吸引他們留下來的元素。所以說,除了掙錢找生活之外,廣州的城市創意是欠奉的。

陳耀威:不快不慢的步調

我覺得檳城是一個不愛和別人競爭的城市,檳城人的個性也如出一轍。說檳城這次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一事就好了,在整個申請工作的努力上,我們並不算激進,非要任務成功不可。但,大家又不至於甚麼都不做。揹負這麼一件巨大任務,大家採取一種不快不慢的步調,甚至有種“無所謂”的態度。不過,只要這個城市有任何東西被破壞或受影響,就立即有NGO組織站出來反對和抗議,勇以和發展勢力抗衡。這種態度,主要是來自這個城市本身的位置問題。算起來檳城還是個自供自足,倚賴性不大的城市,這些條件或多或少造成它的城市個性。這樣看起來,檳城人亦不算太kiasu。

城市的人才‧發展以人為本

每個城市都有本身湮遠的記憶和歷史。所謂城市化並非粉飾太平,止於空間發展及設施發展。城市化應以“人”為主,再優秀的建築物都不比民生問題重要。

梁文道:爭搶創意人才

現代人講求的是創意經濟(creative economy), 把這個字眼套在城市文化發展的話,創意經濟也廣泛用在建築、設計和整個城市的外觀上。或者應該說,發展創意經濟是全球城市當前的目標。著名學者Richard Florida曾經說過,在未來日子,來自創意階層的人才是全世界各大城市都在爭搶的人才。這些人才的創意經驗,以及使用創意方案解決問題的本事,讓他們可以遊走全世界。

這種人才都喜歡住在有創意土壤的城市,他們會在全世界的創意城市居留,最喜歡國際化的都市。這種城市必需要有很多文化活動,提供的生活是多姿多采的。我們看到,這種全球化為各個城市帶來了共同性,比如世界各地都有像香港蘭桂坊這樣的地方。它集合了各國餐廳酒吧,吸引各國人種。這已經是一種全球的環境狀態。

錢鋼:中國偉人在檳城

我第一次到檳城來,最想去的地方就是辜鴻銘和伍連德的故居。這兩位中國偉人在檳城的故居,顯示中國和檳城之間的聯繫,以及那個年代兩地華人的關係。

1990年時,我曾經主編過一本100萬字的大書,當時共有中國70位各領域專人合寫這本書,大家共同面對歷史,記錄百年來中國人面對的大事件。其中一部份記錄的是檳城出生,後來在中國被喻為“抗疫鬥士”的伍連德。1910年,伍連德制伏了東北鼠疫,在他之前,中國人從來不懂得戴口罩。2003年香港發生非典疫情時,伍連德的名字和他用隔離方式抗疫的情況再被提起。因為伍連德,我們也知道他和檳城大英義學(Penang Free School)的淵源。

 

彭偉步:投奔上海北京

如果與上海和北京比較,廣州的城市創意產業的確很少。這個城市其實正在慢慢衰落,很多到過廣州,想要在這裡發展的人最後都選擇到上海和北京。他們發現,廣州、上海和北京,以及中國各大城市的文化有大段距離,這裡距離甚至是越來越大。如果你問一個離開廣州的人,他們對這個城市有甚麼印象,很多人都談不上來,印象很模糊。這就是我剛才說的全球化帶來的國家碎片化情況。相比之下,大馬的城市文化,比如族群性這一塊就保留得很好。這裡有很多宗祠家廟,顯示華社在取得他們的經濟地位之後,仍努力爭取自己的權益。

陳耀威:檳城是創意城市

檳城本來就是一個創意城市。這裡的創意土壤培育出很多人才,不管是工商、建築還是藝文界的,這些人留在檳城或已經居留在外,都闖出好成績。比如說,大馬數一數二的水彩畫家都來自檳城。在本地擁有盛譽的建築師如Jimmy Lim ,也是檳城人。檳城的創意土壤給了這些人才很多創作靈感。這些創作靈感,可以來自豐富的建築設計,多元化而融合的民俗文化,還有濃厚的人文氛圍。這些都是塑造一個城市個性的重要元素。比較諷刺的是,很多人都是要從國外回流大馬或檳城,才會真切感受到自己居住的城市的美好。

後記

未完的對話

梁文道、錢鋼、彭偉步和陳耀威的四人對話,在倉促中進行,前後不過半小時。這個時間,還是他們在遊熱帶香料園時騰出的歇腳空隙。來自國際都會的香港人梁文道特別喜歡檳城的南洋風光。學者錢鋼對曾經在這個城市駐留,卻在中國舉足輕重的中國名人有很多神往。彭偉步對在檳城紮根的兩大中文地方報章有著深入研究。

縱然腳步匆匆,但檳城突出的城市輪廓卻給這三位中港人留下深刻印象,存在許多未完的討論和遐想空間。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