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ebcdn.guangming.com.my/wp-content/uploads/2024/11/e5bcbae8b083e6b395e5be8be9a286e59f9fe4bb8de99c80e4babae7b1bbe588a4e696ad-e998bfe88e8ee4b8bde5a89cefbc9ae2809ce4b88de5b88ce69c9be59bbd_webp(WEBP-圖片,831x568-像素).jpg)
(吉隆坡14日訊)首相署部長(法律及體制改革)拿督斯里阿莎麗娜聲稱,人工智慧(AI)技術的發展令不少人擔心恐會被取代;她也不希望有一天國會議員亦會被AI取代。
她在國會下議院回答伊斯蘭黨勿述區國會議員仄莫哈末祖基菲里的附加提問時提到,儘管人工智能迅速分析數字、數據和信息,但在法律領域,特別是涉及法官自由裁量權的案件,仍須依賴人類的判斷。
Advertisement
她表示,明年或許會在小額索賠案件中使用人工智慧系統,例如處理交通案件,畢竟現有系統已能接受此類事務。至於破產案件,則可依系統來判定是否符合破產條件。然而,最終裁定仍需依賴人類來判斷。
她強調,在打造人工智慧系統過程中,倫理責任是至關重要的。
阿莎麗娜提到,我國目前面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讓鄉村地區的人民更方便地獲得司法服務。
她說,各州縣所設立的地庭和推事庭,對於住在郊外的人民而言非常遙遠。我們的目標是透過移動系統方式,讓人民更容易接觸法庭。 (TKM)
ADVERTISEMENT
AI整合到法律體系 擬明年推路線圖
阿莎麗娜表示,政府計劃在明年推廣《我的數位司法路線圖》,並將人工智慧整合到法律體系內。
她在回應行動黨萬宜區國會議員謝瑞詹的提問時提及,這項計畫涉及多個利益相關方,包括數位部和通訊部。
她說,人工智慧將提高法律服務效率,利用數據能力優化立法起草流程,減少法律事務的處理時間。
她繼指,此路線圖將涵蓋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策略和措施。主要目標是確保人們在分析和批判性思考方面超越AI能力。
“總檢察署、律師公會及各州法律機構也會參與路線圖制定。”
“在採納和應用AI時,須有清晰方向,這將透過線上平台為法律工作提供透明、系統、公正和安全的輔助,從而整合至公共領域。”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