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打峇魯‧伊斯蘭文化色彩濃郁皇

哥打峇魯是東海岸最古老及人口最多的城市,但在許多外地人眼中,她是一座禁忌多且極封閉的落後城市。或者,放下對她的誤解與成見,親自走入這座“伊斯蘭城"探索,你才會發現,正是那份獨特的民俗風情與濃厚的伊斯蘭色彩,使得哥市成為國內最具特殊文化色彩的城市之一,並贏獲不少崇尚異國情調的遊客的青睞。

國人到哥市一遊時,多會聚焦於知名的西蒂卡迪嘉巴剎及竹堡市場,其實,設於哥市文化區的6所博物院,才是當地文化精粹的匯集處。這6所不同主題的博物院,包括皇室禮儀博物院、戰爭博物院及手工藝品博物院,多是設於當地的古蹟建築如舊皇宮內,所以,遊客除了可欣賞館內收藏品,同時還可細心觀察有關建築的構造,從中瞭解這座被喻為“馬來文化搖籃"的古城的前世今生。

Advertisement

宗教色彩濃厚的城市,往往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神秘感,卻因著這一份獨特的民俗風情,經歷多年風霜的古城市也才顯得特別迷人。

許多人都因為丹州哥打峇魯被打造成伊斯蘭城,而對她裹足不前,其實,濃厚的伊斯蘭氛圍塑造出來的城市面貌,正是簡稱“哥市"的哥打峇魯魅力所在,這也是她與國內其他城市不同的特點。穿梭於伊斯蘭風格建築物林立的街道、走在滿腔吉蘭丹土話的人群中,親自探索潛藏在哥市裡頭的多元面貌,難道不正是熱愛尋找古味的遊客的最愛嗎?

許多華裔印象中的哥市,通常是經過各有議程的政客所“彩繪"出來的面貌,若要真正體會哥市的魅力,還是得親自走一趟,親手揭開哥市的神秘面紗。

1844年開埠的哥市是東海岸最古老及人口最多的城市。基於和泰國交界的地理位置,加上伊斯蘭黨執政20年的淵源,她成了國內最具特殊文化色彩的城市。

ADVERTISEMENT

五彩建築物

可一直以來,哥市對許多華裔遊客來說,不過是一個前往停泊島的驛站,即使華裔抽空入城,他們也多是前往參觀周邊的佛廟、暹寺,或慕名到市中心的西蒂卡迪嘉巴剎轉個圈而己。然而,只要遊客願意放慢腳步,並開闊胸懷,絕對可以在這個被喻為“馬來文化搖籃"的城市有另一番體會。

哥市位於吉蘭丹河東岸,城市南北縱向發展,市中心以醫院路鐘樓交通圈以西北,從哥本蘇丹唐人街伸延至河岸。

這裡的旅遊景點相當集中,遊客可選擇一日遊或兩三天的慢步之旅,除了到佛廟、暹寺上香祈福外,還能徒步遊走於市區街道,將眼前最真實的伊斯蘭城面貌攝入腦中,然後到6間博物院好好認識這座老城鎮。累了,就找一家餐館坐下來,細細品嘗道地的吉蘭丹美食,你會發現,這裡有很多美食在外地都吃不到。

從外地開車一路朝東行駛,當車子駛入這座獨特的城市,五彩斑斕的建築物教人眼前一亮。青、紫、紅、藍、橙,點綴著大部份人印象中的“刻板之城",將哥市彩繪得宛如一座活潑的“彩色之城"。

穿過天猛公路交通圈的鐘樓,算是正式踏入哥市中心,遊客可以先到獨立草場前的文化廣場走走看看,然後從博物院掀開哥市旅程吧!

展示古皇室文物

傳統禮俗

如果你喜歡“聽故事",瞭解一座古城的歷史事蹟,那吉蘭丹的哥市絕對適合你遊走。在哥市,大大小小的博物院就有好幾間,主要集中在蘇丹街與希利哥打路(Jalan Hilir Kota)的文化區,遊客可以徒步一間一間的參觀過去,從古代的皇室開始看起,一直參觀到展覽當地傳統藝術文物的州博物院,猶如走過丹州的時代變遷、看盡當地馬來民族的文化風俗。

皇室禮儀博物院、皇室博物院和手工藝品博物院,都在同一區域,它們的前身是佳哈皇宮(Istana Jahar),皆於近年被改建成博物院,展示古皇室的各種文物。

抵達哥市文化區後,最先參觀的是皇室禮儀博物院。這座呈五角樓的木造建築物於1887年依據吉蘭丹獨有的木雕風格興建,非常具有特色,1992年才被改建成博物院,館方在底層展示吉蘭丹蘇丹皇室婚禮習俗、皇室成員傳統穿著和家居佈置;樓上則展示皇室迎接子孫的傳統習俗。

傳統手工外國遊客最愛

看完皇室的傳統禮俗和衣著,步行一會兒,來到毗鄰的皇室博物院。顧名思義,這座建於1939年的建築物,原本也是皇宮的一部份,且是蘇丹雅耶布特拉的結婚禮物。它當年曾成為歷任蘇丹居所,直到1991年被改建為皇室博物院,展示歷任蘇丹的服飾、家族銀器、王位標識等。

走出皇室博物院,正對面就是手工藝品博物院。這座博物院設立在手工藝品中心內,也是在1991年開設,主要是展示丹州馬來人傳統的手工藝品,如峇迪、金絲衣的編製過程,還有木雕手工、銀器製作等,不少外國遊客對此都相當有興趣。

不過,如果想更進一步瞭解丹州馬來豐富的文化遺產,可以再走到蘇丹馬穆路的文化中心,這裡每逢週一、三及六下午3點半至6點,有陀螺表演、皮影戲、民謠、鳥鳴比賽、文化舞蹈及風箏製作示範等,入場免費。

伊斯蘭博物院

戰爭博物院尋歷史痕跡

吉蘭丹大部份居民是穆斯林,雖然本身並非穆斯林,但難得來到這裡,不妨到伊斯蘭博物院看看,瞭解伊斯蘭教在丹州的發展經過;然後,再到戰爭博物院探索二戰期間日本佔領大馬的歷史痕跡,靜思戰爭帶來的破壞與後果。

離開皇室博物院,繞過佳哈皇宮厚實的木板圍牆,跨過馬路就來到記載著伊斯蘭在丹州發展史的伊斯蘭博物院。這座淺青色的五角廊建築物,原是丹州伊斯蘭理事會,館內展示了伊斯蘭藝術和手工藝品、先知穆罕默德隨身物品的相片,以及具有伊斯蘭歷史意義之地點的圖片等。

在院裡走了一圈,對伊斯蘭這個宗教有了大概的認識後,再往前走,就是戰爭博物院。來到戰爭博物院,不得不說說馬來亞戰役。

1941年12月8日,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於凌晨時分強行登陸吉蘭丹州的哥打峇魯,侵佔了當時的馬來亞,開始了3年8個月的恐怖統治。

最古老建筑物

走進這座由磚砌成的最古老建筑物,細看日本入侵馬來亞的歷史記錄,還有二戰時日本佔領馬來亞的紀念物,包括一些日本長劍等。每一件文物與記載,似乎都在警惕人們戰爭所帶來的悲慘後果。

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建於1912年的老建築也歷盡滄桑,它原是印度Mercantile Bank,二戰時成為日本人的警察亭,用來囚禁反日分子,後來二戰結束了,又變成匯豐銀行。到了1994年,在丹州政府的策劃下,它才被改成戰爭博物院至今。

看過皇宮古物,瞭解了丹州宗教與戰爭的歷史演變,最後來到州博物院。丹州博物院比較鶴立雞群,它不在文化區內,而是坐落在醫院路,因此得花上一些腳力才能抵達。這裡原是土地局辦事處,1990年才被翻修成為州博物院,展示品包括和吉蘭丹傳統藝術有關的隨身用具。

華人餐館可光明正大賣豬肉

2005年10月1日,哥打峇魯市議會宣佈把哥市打造成“伊斯蘭城"。7年多以來,市內確實增加了許多外觀富伊斯蘭色彩的建築物,為哥市增添濃厚的宗教氣息,然而不少當地人認為州政府在推展旅遊業方面做得不足,只傾注力量推介單一民族、單一宗教的宣傳策略,致使很多外地人誤解了哥市。

參觀完6間博物院,肚子也餓了,走進哥本蘇丹華人街最大的華裔美食中心,發現其實哥市並非一些人所想像的那樣“沒酒沒豬肉"。一路上,也可看到造型新穎,以及提供各族食物及酒類飲料的咖啡座林立。

經營這間美食中心的哥市前市議員蔡振輝百感交集的說,伊斯蘭黨執政丹州20年,他到現在還常聽到外地遊客驚訝可以在哥市任何一家華人餐館吃到豬肉美食,能夠光明正大在小販中心喝酒。

其實,哥本蘇丹街擁有許多華人茶餐室,大部份還是經營到第三代,不少純華人茶餐室都有賣酒。聽蔡振輝說,之前一直議論紛紛的電影院,最近也有了眉目,哥市並非人們所想的如此封閉。

惋惜甲必丹謝清輝故居被荒廢

坐在美食中心裡,聽著蔡振輝娓娓道來哥打峇魯的優點與缺點。他不諱言州政府的確過於專注推廣單一宗教、單一文化,這裡的博物院完全沒有華族或他族的先賢、文化、習俗的記載,也沒有其他語文旅遊宣傳冊子。

哥本蘇丹街是有名的華人街,但還有許多華裔廟宇都沒有被列入宣傳名單。就連極富盛名的許多暹廟、佛寺,也都沒有被列入2012年的旅遊年景點之一。

他緩緩地說,哥市在十九世紀初期有過華裔甲必丹,這是一段應該被列入史蹟的珍貴史實,無奈1908年逝世的首名華裔甲必丹謝清輝在唐人坡的故居,沒有受到良好的管理而成了廢墟,非常可惜。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