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吳詠駩醉心生態之美 終於拍到你簡直賺到了!

報導:高宝丽 照片:受访者提供

要找它的居所好久了,可就是运气不佳或者是造物主特爱耍人,来了数趟找了数次就是遇不著,心中既无奈又气馁。那一次在离开前一天双脚刚踩在太平湖,就听见远处传来鸟鸣,他拔腿疾步往声音方向奔去,那轻快脚步像中了万字彩票一样!

Advertisement

可不是,为了完成《太平湖公园生态之美》,吴咏駩每两个月就往太平湖跑,每回逗留大约一个星期,每次到访,他都希望能够亲手抓住值得写入书的动植物生态,把大马生态以文字和照片完整清楚地记录下来。

这一回逮到冠斑犀鸟在树洞筑巢,亲睹雄鸟给巢里的雌鸟喂食,还有从洞内单眼偷窥外面世界的雌鸟,按下相机快门咔嚓咔嚓,等待的过程不单止值得,简直就是赚到了!

大自然其实就在身边,是吴咏駩一直持有的概念。

太平湖雨树树龄介于80至130年之间,非常珍贵。

ADVERTISEMENT

吴咏駩和冠斑犀鸟相遇的故事还没结束。

“那是我去年十一月第一个星期去,找了几天没找着。最后一天竟然遇上了。”回想当日情景,吴咏駩语速明显加快,而且语调里流露出弹跳的愉悦。

由于钻研太平湖公园生态已久,所以早已经熟悉各种鸟鸣,冠斑犀鸟的声音一出,他自然不会认错。

跑至大树下,已见其他人架设好相机守候,洞外站着一只雄鸟,根据守候者消息,洞内也有一只雌鸟。哎呀,怎么今天运气这么好,逮到的竟然是一个温馨小家庭。

代表性的一刻随即上演,只见雄鸟抖了抖喉咙,一颗橘色小圆球般的榕果从咽喉吐了出来衔在嘴巴,随后轻巧地把榕果递送进洞口,雌鸟透过小小的缝隙,伸嘴一接,顿时缓解了饥饿。

像人类一样,彼此“来电”的鸟儿建立了感情后,雌雄冠斑犀鸟会筑巢组织小家庭,“他们都把巢筑在树洞里。什么洞?就是太平湖雨树枯死后留下的树洞。雌鸟钻进洞里,用粘土或粪便把洞口封住,只留下一个小小的缝隙,雌鸟在洞里产卵和孵卵,一孵就是三个月。”在这三个月内,雄鸟挑起当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每天外出觅食并给爱侣和孩子带回食物,例如榕果、木瓜、蝉、甲虫甚至小小一只麻雀。

想像一下鸟儿在狭窄的树洞里静候三个月会是怎么样的感受,会不会像我们在新冠疫情期间蛰居家里不得外出的感受──孤寂?被束缚?无聊?忍无可忍?它们还是以天空为家,以树林为栖身地的鸟禽呢!

然而,这就是大自然要我们学习的真实状况,雄鸟不离不弃的情操,雌鸟无怨无悔的母性光辉,让观者为之动容。

公园也可能出现萤火虫,只是你有发现吗?

动物世界真奇妙

吴咏駩也分享他的一些细微观察,听后让人恍然大悟,原来动物世界如此奇妙。

例如雌鸟在三个月孵卵期里百般无聊,会透过洞口偷偷眺望,似乎在向往着外面的自由世界,这珍贵的一幕让他很幸运地捕获了。雌鸟产卵后会更换一身羽毛,因此雌鸟在这期间即使有翅膀也飞不了,而雌鸟如何在洞内排遗?就是让屁股对准缝隙,噗一下,粪便即如天女散花般排出来,干脆爽快。哪里可以找到冠斑犀鸟踪迹,观察大树下如果堆满粪便或者食物残渣,随着树身往上搜索,就能寻到踪迹。

大自然是环环相扣的因和果,冠斑犀鸟的天敌是四脚蛇,而牠如何躲过四脚蛇的虎视眈眈?

“靠我们人类来保护,当我们围在树下等候拍照片,四脚蛇就不敢放肆来干扰。”吴咏駩回答。

话说吴咏駩于翌年四月旧地重游,想追踪这小家庭的后续发展,看见的却是一个已经被啄开的树洞,鸟去洞空,留给他一抹复杂情绪,不知是替小家庭展开新旅程高兴还是感慨来迟一步。

慢着……吴咏駩把目光往树梢上移,正好瞧见一对雄雌冠斑犀鸟带着小冠斑犀鸟,快速地在阳光洒下反射出亮绿光彩雨树叶片间优雅飞过,是来道喜?还是来道别?

吴咏駩暗喜了一下,深感安慰。

这冠斑犀鸟小家庭追踪报导圆满结束,被记录在《太》一书中。

雄性冠斑犀鸟将一只蝉轻巧的送进洞口,喂食洞里头的雌鸟和宝宝。

冠斑犀鸟英姿。

每兩個月赴太平湖

耗時一年追蹤成書

毕业自马六甲培风中学的吴咏駩在台湾成功大学修读生物系,这个决定没有人质疑,毕竟他自幼就喜欢观察动植物,爱与大自然为伍。

“经营五金店生意的父母从来没有带我去认识大自然,但不要紧,我的同学知道我喜欢,会把报章上有关生态的新闻或者照片剪下,让我收藏。”

大学毕业后四年在台湾当植物教授的助理,回马来西亚后惊讶地发现以中文书写记录大马大自然生态资料的少之又少,相关资讯和管道也匮乏,更不用说是完整记录。

重点来了,难道国内就没有值得被记录的大自然生态吗?

“肯定是有,而且很多。”他认真回答。

因为想记录双脚踩着的这一片土地,以及生长在此地表上的生态和动植物,他把“想”付诸行动,凭着一双眼睛,一本记录簿,一架相机,以及一双通山跑的腿,展开了漫长又浪漫的发掘行动。

《太》是他耗时一年,每两个月一次到太平湖追踪,总共累积超过30天的深度探寻和发现。

何以如此耗时?他的解释道出研究初心,“太平湖每一天都在变化,我不可能来了一个星期就能够收集并完成所有记录,毕竟一个物种,无论是花开花谢,孵化成长都需要时间,我也不急,慢慢来,总会有不相似而且更精准的收获。”

吴咏駩(右)带团考察太平湖,讲解得非常仔细。

大自然就在身邊

發掘生態無須花大錢

许多人认为接触大自然生态就要远赴大山大海,宽阔的草原严峻的高峰,成群的野生动物,一山濒临绝种的植物,马来貘、长臂猿等明星动物。拜托,停下来吧,大自然珍藏的东西其实就在身边,你身边就有值得被发掘的生态。

这是吴咏駩一贯持有的概念,了解大自然生态不必花大钱乘搭飞机出国,只要双脚踏出家门,大自然就已在等着你。

当然,吴咏駩并不排斥花钱去认识大自然生态,但他更鼓励探索就在身旁的大自然,用开放的心去认识新事物。

“明星动物不重要,不要把他们当成追踪目标。就好比我们的朋友群,不可能认识的朋友都是名人或者明星。不要把自己框死在一个固有的世界里。”

有回吴咏駩踏出家门口,隔壁花园住宅的紫薇刚好被修剪,留了一地残枝在作垂死挣扎,他捡了一把回家细心培植,开花后他始发现紫薇原来是雌雄同株,“紫薇在不同的时间开出两种不同的花药,我终于见识到了。”

再来,他发现花瓣轻盈飘逸的醉蝶花在傍晚六七点过后,会开出粉红色的花瓣,然而,白天的花瓣却呈白色。

“后来我了解到,醉蝶花的传粉者是蝙蝠,所以它有理由晚上才开花。而我们白天看到白色的花,原来已经在昨晚盛开。”

吴咏駩强调,只要留意身旁一切,每一次都有振奋人心的新发现。

只要细心观看,身旁处处都是值得研究的生态和动植物。

吁多認識居住地

我國自然資源很豐富

吴咏駩认为,每座城市都应该有一本记录本身自然生态的书籍,让社区居民更加认识和珍惜身边的其他物种的生命。

自台湾毕业后回国,他先在霹雳州瓜拉牛拉担任湿地国际的项目助理,由于该地拥有丰富的红树林生态,让他如获至宝。两年后,他回到家乡马六甲,开始探索马六甲海岸,对于这些地方所发现的生态资源,他都找机会好好记录下来。

“认识自己居住的地方才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有多瞭解常去的公园?或者有去,没有了解?甚至是根本没去过?马来西亚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的热带雨林国度,我希望大家都能以平常心来了解它,去认识它。”

由于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太》一书由NetsEco出版及发行,采用绿色环保印刷,以及使用具有碳中和标签印刷机,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为目标。

眼睛圆大,眼周有一圈白色,体色灰黑,腹部稍浅,尾部深灰色的郁乌叶猴在2015年被列为濒临绝种动物。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