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國內地方

吳恆燦:遺址被指屬多神論 錯誤定論恐改寫吉歷史

(雙溪大年18日訊)中國德州學院義淨研究所榮譽會長拿督吳恆燦說,在吉打雙溪峇都(Sungai Batu)發掘的其中一個歷史遺址,被多國考古學者鑒定為“舍利塔”,但以馬來西亞理科大學為主的考古隊卻指遺址大門朝向日萊峰,敬拜山神樹神屬於多神論(Animisme),錯誤定論可能改寫古吉打“印度佛教國”的歷史。

“我們的歷史教科書承認古吉打是印度佛教國,但如果我們的考古學者將之(歷史遺址)錯誤定論為‘多神論’,若立案,那歷史教科書的內容很可能被修改。”

Advertisement

吉打雙溪峇都發掘的其中一個歷史遺址被多國考古學者鑒定為「舍利塔」。(吳恆燦直播截圖)

吳恆燦也是馬來西亞翻譯與創作協會會長、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主席,他昨午在《尋思探究之旅》之六——“探究義淨在古吉打的蹤影”線上講座會上特別提到吉打布秧谷“舍利塔”之爭。

“大馬考古學者的多神論遭到多國考古學者的駁斥。我們需要據理力爭,望能通過理性辯論,將錯誤的定論在未影響史書內容之前給糾正過來。”

他說,在1978年,政府為了展示與收藏出土文物,在布秧谷遺址所在地的馬莫設立布秧谷考古博物館。該博物館中的大量文物皆與印度佛教有關。

ADVERTISEMENT

“其中一尊用當地陶土製成的佛像,經科技測年,其年代不晚於公元3世紀,應是東南亞已知年代最早的佛像。”

上左起是洪祖豐與黃益,下是吳恆燦。(吳恆燦直播截圖)

“2015-2016年,我們與USM考古研究中心合作進行田野考察,在遺址區發現大量鐵礦與制鐵窯爐遺跡。當地遺址在古代極有可能篤信佛教,而布秧谷的地理位置與義淨的記載也吻合。歷史不容篡改。”

主持人是馬來西亞佛教學術研究學會主席拿督洪祖豐。同時,邀請到德州學院義淨研究所所長黃益學者參與。

義淨曾來馬來西亞半島

吳恆燦說,義淨在公元672年赴印取經途中,到過馬來西亞半島羯荼(也即吉打布秧谷),當時逗留了5個月。686年,義淨從印度回到羯荼,逗留11個月左右,才出發前往末羅瑜(Melayu)。義淨是最早有文字記載來馬的唐山藏。

“羯荼一名,僅見於義淨著作中。近代在吉打州發現不少梵文碑銘及其它文物,時間最早屬於公元四、五世紀,證明這一區在古代曾經是南海交通的重要過往地。種種文獻文物說明,羯荼俱指當今的吉打。”

“從19世紀中葉開始,英殖民者就關注到布秧谷遺址,開始進行零星的考古發掘工作。”

他說,義淨的歷史定位就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求法先行者、古代東南亞文獻記載第一人、將馬來半島歷史提前的中國人,以及受東南亞及南亞主流社會尊敬的中國古代人物。

“從義淨研究中,我們發現中國和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周邊國家的互動,帶來了各國的繁榮發展,且和平共處。義淨於記載中所體現出的‘合作’精神,即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精神,現代是,未來也是。”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