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菌Yogurt

Yogurt是甚麼?

Yogurt,這個原色是白色的凝固物體是一種乳製品,由牛或羊的乳汁經由乳酸菌發酵而成。

Advertisement

這個食物來到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名稱,例如中國人習慣稱之為“酸奶”,台灣人以“優格”或“優酪乳”命名,香港和澳門則稱之為“乳酪”,但此“乳酪”並非芝士。

無論是哪種名稱,大馬人習慣以英文“Yogurt”直稱,而這個英文名稱源自土耳其語的“Yo urt”,意思是濃稠劑豐厚,至於動詞“Yo urmak”的意思是揉至濃稠,也就是製作過程的動作與方法。

那麼Yogurt是不是來自土耳其呢?

優格歷史

ADVERTISEMENT

其實市面上有不同的說法,各國都在爭著表示自己是“本國發明”,然而最終沒有任何的記載顯示Yogurt出自哪國。不過,Yogurt早在4500年前已出現,當時遊牧民族裝在羊皮袋裡的羊奶接觸到某種細菌,自然發酵成一種白色的凝固體。

十一世紀,有兩本書記載了土耳其的遊牧民族於中世紀食用一種名為“Yoghurt”的食物,並詳細記錄了“Yoghurt”的製作方法。另外,法國的臨床歷史記錄,有人患上了嚴重的痢疾,當時法國醫生束手無策,最後有人以Yogurt治好了病人。

直到二十世紀開始,這個乳製品出現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尼泊爾、不丹、馬爾代夫、阿拉伯、伊朗、奧地利、意大利、奧地利捷克、德國、波蘭等多個國家,馬來西亞也不例外。

如今,Yogurt來到二十一世紀後不再是乳製品那麼簡單,可說是多功能食品,深受各階層人士的愛戴。怎麼說呢?

Yogurt功能

先以健康角度剖析,Yogurt裡含有大量的益生菌(Probiotics),具有保健與改建腸胃道的功能,常年患有便秘的朋友看見Yogurt彷彿遇見救星,當日排便肯定順暢。

若以瘦身的角度分析,Yogurt本身低熱量高蛋白質,當中的益生菌還可讓身體釋放多餘的脂肪,運動後來份Yogurt,除了補充能量還有點飽足感。

最後以飲食潮流看待此事,各國品牌的霜凍優格(Frozen Yogurt)湧入購物廣場裡,琳瑯滿目的選擇口味,年輕人見到後無法自拔,邊走街邊吃Yogurt逐漸形成廣場裡的風景。

印度Yogurt亦是涼茶

印度人稱Yogurt為“Thairu”或“Curd”,Thairu在他們的廚房裡可說是百搭的食材,幾乎家家都會自製Thairu以應付各種佳餚,可是Thairu的有效期為兩週,倘若廚房裡有過剩的Thairu,他們會將之調製成一種名為“Mooru”的飲料。

這種飲料有幾種名稱,也有人稱之為“Chaas”和“Mattha”。在我國,較多人認識的印度優格飲料是“Lassi”,至於“Mooru”則較少聽聞。

究竟這杯Mooru和Lassi有何不同之處?到底Mooru是甚麼飲料?

初次與“Mooru”相遇是在間印度餐館裡,當時記者向老闆點了杯優格飲料,原以為是Lassi上桌,殊料捧來的是一杯摻雜著各種香料的白色飲料。

這杯奇異的白色飲料實在令人卻步三分,終於鼓起勇氣將吸管放到舌尖上,一股濃厚的鹹味襲擊味蕾,再夾雜著一絲甜味,咖哩葉、大蔥碎、茴香籽和蒜米緩緩入喉,複雜的味道,難以形容的層次感,簡直令人抓狂。

記者皺著眉頭問身旁的印度老闆,究竟這杯飲料是甚麼來歷,對方笑著答“India yogurt drink”。當然,這答案無法說服記者,最後還是得向專人討教。

聽聞蕉賴有個廚藝了得的印度婦女,街坊稱她為MadamSeetha,她常年在大寶森節和屠妖節期間,準備大量的優格飲料捐獻給來自各方的信徒,關於印度優格,相信她一定能給個滿意的答案。

Madam Seetha的廚房如一般的印度家庭,早已備著一份“Thairu”作為烹飪印度菜餚的用途。至於她自製的Thairu則是用最簡單的方法,先用熱水沖泡牛奶粉,待熱牛奶冷卻,再放一湯匙之前剩下的Thairu,充當菌種的用途,讓牛奶在容器裡發酵一日,隔日即可食用。

“Mooru是一種解暑的飲料,就像華人喝涼茶般有消暑的功能。

“大寶森節和屠妖街當天,許多信徒會到街上去遊神,我會準備許多桶的Mooru讓他們喝,有助於消暑。”

記者這才恍然大悟,原來Mooru在印度家庭裡扮演著“涼茶”的角色,天氣炎熱可消暑解熱,而廚房裡常年備有Yogurt,若有過剩的Yogurt就可作為飲料,真是一舉兩得。

她還說,年幼時父親常帶她到廟宇去供奉Mooru,長大後輪到她繼承這習俗,數十年來風雨不改,每逢大寶森節和屠妖節,她堅持準備大量的Mooru到廟宇去,全家大小也跟著一起籌備,準備Mooru自然成了家庭例年活動。

別輕視這杯飲料,這準備的工夫十分繁瑣。首先,前一日得沖泡大量的牛奶,讓牛奶發酵成Yogurt,之後切碎各種香料,如大蔥、蒜頭、咖哩葉、青辣椒和薑片備用。之後,把發酵好的Yogurt、清水、香料碎、茴香籽和鹽巴一起攪和,最後以“拉茶”的方式拉出香料的香味,讓香味融在Yogurt裡。

Madam Seetha一邊拉Mooru一邊和記者說:“我的外孫快回來了,他是我們家的Yogurt粉絲,只需白飯攪拌Yogurt便能吃得津津有味了!”

大馬首間手工Yogurt專賣店

2013年,“愛優格”在布特拉高原(Putra Height)開張營業,附近的街坊特意前去探個究竟,有個長輩看見店裡專賣Yogurt,就買了一杯試吃,沒想到Yogurt剛放入嘴裡,長輩的臉立刻轉黑,生氣地大罵“真難吃”。

眼看這杯心血遭到顧客嫌棄,身為“愛優格”的創始人Tea(鄭仕送)和Yen(鄭艷嬌)並沒喪氣,反而苦口婆心地解釋,希望對方明白Yogurt對身體的益處,而對方在瞭解後只“哼”了一聲離開小店。

隔天,這個長輩再次出現,他依舊扳著臉投訴這個食品的味道真教人受不了,同時外帶了幾杯Yogurt回家。之後,他竟然每個星期都準時報到,數年不變,最終還成為了忠實的老顧客。

“愛優格”賣的是“真誠”,真實的原料,誠意地分享,單靠口碑慢慢除去顧客對Yogurt的偏見,逐漸打開他們心扉。Tea和Yen堅持以真實的原料,製作每一份Yogurt,裡面不含穩定劑或任何化學添加物,真真實實的健康Yogurt,讓顧客吃得安心。

Tea和Yen對Yogurt的堅持源自於他們的專業背景,他們曾在一家丹麥食品科技公司工作10年餘,主要負責各國Yogurt工廠所使用的菌粉,如此一來,全球的Yogurt他們略知一二,更別說本地大品牌的Yogurt,他們可說是瞭如指掌啊!

既然Yogurt是全球公認的健康食品,那消費者所吃的Yogurt務必要是最安全與最健康,這理念促使Tea和Yen作出巨大的改變,他們決定創業,成立“愛優格”。他們常自嘲,年過40才開始創業,似乎遲了許多,可是這理念始終讓他們堅持下去。

環顧“愛優格”小店,咖啡、麵包、甜點和簡餐一律沒有,只有一個大冰箱,裡面裝著一杯杯的新鮮Yogurt。冰箱裡共有9種口味,招牌是蜜蜂蘆薈(Honey Aloe Vera),年輕人最愛蜜桃檸檬(Peach Lemon)和覆盆子(Raspberry),獨創口味是可可(Cocoa),紅豆(Red Bean)和抹茶(Matcha Green Tea),有機糖蜜(Organic Molasses)是個健康的選擇,無糖Yogurt最適合糖尿病患者,至於原味Yogurt是最暢銷的口味。

有時店門口會掛著“請按門鈴”的指示牌,那表示Tea和Yen到實驗室去製作Yogurt了。雖說Yogurt的製作過程不艱難,但是花費的時間超過12個小時,其關鍵在於Yogurt裡的“活菌”,亦就是“益生菌”,由於活菌的脾性十分頑固,只有好的衛生條件和適當的溫度才能讓“活菌”在優格裡保持活躍。

“愛優格”的專業,“愛優格”的真誠,確實有別於一般的雪隆飲食店,像朵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芬芳獨特,只盼知音者前來欣賞。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