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台灣《蘋果日報》紙本明起停刊 民眾紛搶購當紀念

(台北/香港17日綜合電)創刊18年的台灣《蘋果日報》紙本周二(18日)起停刊,許多網民留言不舍,相約買一份當紀念,台北市大部分便利商店,上午9時前就被搶購一空。有民眾為了收藏,跑到郊區的雜貨店才找到最後一份。部分台灣傳媒為拍攝報紙畫面,在幾個傳媒社交群組,公開徵求周一的《蘋果日報》。

綜合媒體報道,最後一版紙本報紙以大大的“再會”兩字告別讀者,精選历年經典新聞,從2003年創刊號紀念台灣首位因沙斯事件殉職的抗疫英雄陳靜秋,到今年台鐵太魯閣事故,為18年紙本經營畫上句號。

Advertisement

《蘋果》指出,這18年來,該報記錄了历史最重要的一頁:2004年200萬人的“牽手護台灣”活動、2007年台灣高鐵通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2013年的洪仲丘引發萬人上街、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2016年蔡英文成為中華民國首位女性總統、2017年掀起同婚合法化風潮、2018年的韓國瑜“韓流”旋風、2019年香港的反修例運動等等。

《蘋果》上周五表示,由於不堪營運虧損,廣告流失,加上香港政局惡化,新聞自由被打壓,本月18日起停止紙本發行,集中資源發展網站“蘋果新聞網”。

許多網民紛紛留言表示不舍,星期日也互相告知記得周一買一份紀念,很多超商的《蘋果》在一早就被買完。有網民說,蘋果一堆經典圖片、內容多也很多腥膻色,照片尺度大,很吸引人看,還有網友說蘋果“是屍體加裸體”的先驅,出刊時的情色版,還有“今日我最美”等,都讓許多網民相當難忘。

另外,也有網民說蘋果是中立的媒體,有很多調查報道,還有蘋果慈善基金會,幫助很多弱勢的人。

ADVERTISEMENT

不過也有網民說,《蘋果》帶來正負向的改變,把台灣讀者口味腥膻色化,全民爆料、出動狗仔等,都影嚮閱聽環境,也有網友感嘆“印報紙的成本太高了”、“連長輩都會滑手機,沒必要看實體報紙”。

台灣《蘋果日報》於2003年5月2日發行,曾創下台灣報紙銷售量與傳閱率最高的紀錄。其中最高銷量71萬份,為2012年前總統馬英九二度連任當選之際;非政治類銷量最高,則為2007年台灣旅美投手王建民屢創勝投佳績,銷量達64萬份,更掀起台灣讀者搜集王建民海報熱潮。

《蘋果》表示,當前疫情嚴峻、紙媒式微,不得不跟讀者說聲珍重再見,但強調《蘋果》採訪團隊原班人馬,仍將一本初衷,持續踢爆、揭弊、跟拍,不改對讀者承諾,《蘋果》的精神不會打折,只會更挺直腰桿,以最好報導回報支持的讀者。

《蘋果》員工表示,編輯群在最後一版紙本定稿上簽名合照,氣氛溫馨,身為《蘋果》末代紙本編輯,盡管將面臨裁員,他依舊對這分工作抱有成就感,《蘋果》在台灣仍是具影嚮力的媒體,能成為其中一分子,非常高興。

另外,在香港,壹傳媒於周一上午9時正起短暫停止在香港交易所的股份買賣。公司發公告宣布短暫停止買賣,以待保安局公布,有關凍結控股股東黎智英持有的資產,以及公司股權的聲明。

香港保安局局長上周五根據港區國安法第四十三條實施細則附表3,凍結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持有的71.26%壹傳媒股份,涉及款額近3.5億港元(約1.86億令吉),以及他擁有的3家公司在當地銀行的財產。

這是港府首次以國安法名義凍結私人資產的行動。

壹傳媒旗下媒體《蘋果日報》周末矢言繼續出版,表示集團本身的銀行戶口不受影嚮,預料2億多港元(約1.06億多)現金可維持集團營運9至10個月。《蘋果》亦指,集團業務目前主要靠股東貸款融資,現金流才能維持整體正數。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