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霹地方

南僑機工史料搜研工作室 赴緬甸尋10機工後人

(怡保10日訊)馬來西亞南僑機工史料搜研工作室主持人劉道南偕妻子盧觀英飛到緬甸,找到七十多年前赴云南抗戰過后落戶緬甸的10名機工后人,被告知超過半世紀以來,老人家陸續病故,卻未見大陸或台灣組織前來慰問或提供協助。

Advertisement

劉道南透露,戰后落腳緬甸的機工,不少來自馬來亞、新加坡和印尼,如今是馬來西亞人為先人這段愛國事蹟作記錄,令機工後代欣慰和感動。

記錄愛國事蹟

ADVERTISEMENT

他說,11天的行程是從仰光出發到中部古都皇城曼德勒,以及800餘英里以外与云南接壤的緬北重鎮腊戌。

機工第二代知曉不多

劉道南披露,機工第二代對於父輩在滇緬公路上運載軍事物資的奮戰經歷知曉不多,甚至對父輩的僑居地几乎是一無所知,也不曉得親人身在何處。

“機工遺留的證件并不多,據二代反映,父輩當年复員所攜帶的證件,在六十年代中緬甸掀起的排華浪潮中,為免惹禍上身災難,大部分證件及南洋僑居地地址与書信都付之一炬。”

劉道南提到,1939年從緬甸進入云南的機工,多半在滇緬公路起點腊戌停留,戰后落腳緬甸的機工,不少定居腊戌,故當地華僑特別多。

在熱心老華僑伍彥培(89歲)帶領下,劉道南夫婦到老腊戌城尋找機工車隊的遺跡。

“當年云南西南運輸處在老腊戌設有辦事處、機工宿舍和停車場。在當年南化華文中學遺址還有陳舊的云南會館禮堂,對面一塊空地上有一座舊籃球場,猜測是機工停放卡車的地方。”

腊戌所在的撢邦省為少數民族果敢族自治區,祖先是來自云南,漢語仍是當地主要語言,卻稱作“果文”,据說是避免敏感,目前還保留果文(中文)小學及中學,華族子女大部分都會華文華語,不少到台灣深造讀大學;市區商號与組織,華文招牌隨處可見。

腊戌還保留華族地緣性會館:廟宇如兩廣觀音廟、觀音寺、光明社。

据腊戌長者向劉道南反映,當年移居過來的南僑機工人數頗多;經過70余年,現在已全部离世,后人有者也已搬遷。

他希望通過報章呼吁民眾,擁有被遺忘的機工消息,或是相關機工的後人,可聯絡腊戌多叔鐘,其緬甸手機號:0095-9-43714388、腊戌唐健霖0095-9-78082834、仰光鐘武靖0095-9-65102801、曼德勒何秀美0095-9-43031566或劉道南本人6012-5217412。

10名戰后沒有复員南洋后人

劉春泉 祖籍福建同安,來自太平免律大城棧,儿子劉振忠現居仰光。

鄭建福 緬甸華僑,祖籍福建永春,儿子鄭燈發現住仰光唐人街。

何紀良 吉蘭丹哥打峇魯人,祖籍廣東梅縣,戰后落腳緬北九谷。

1939年与同鄉友人謝耀南參加第二批機工到云南抗戰,獲吉蘭丹中華總商會贈予“愛國金牌”。女儿何秀麗与何秀妹住曼德勒,幼女何秀美居仰光。

謝紹旺 新加坡英校生,祖籍廣東,其繼子謝財寶現居曼德勒。

謝日光 祖籍廣東開平,柔佛古來或士乃人,1939年除夕出發的第一批“八十先鋒”機工隊 。1946年落腳腊戌,儿子謝德強現居腊戌。

符福錦 森美蘭人,祖籍海南,第三批機工,戰后到芒市与傣族姑娘成家。因不要中國人打中國人反對內戰逃入緬北,儿子符和平現居腊戌。

胡天木 新加坡華僑,祖籍潮州,娶斯里蘭卡姑娘為妻,儿子胡丁華現任腊戌云南會館書記。

馮百川 仰光人,祖籍廣東梅縣,在新加坡受教育,精通英法緬漢語;他身為機械工程師,抗戰期間先后發明汽油加酒精以補充汽油的短缺,過後發明高空投彈瞄准儀,以及研究減少機工卡車前輪輪胎闊度,方便在蜿蜒滇緬公路上山轉彎的難度,其儿子馮景富現居腊戌。

廖達生 柔佛哥打丁宜人,祖籍廣東梅縣,第二批機工,娶騰衝姑娘為妻。复員到緬北安家落戶,幼子廖金華現居腊戌。

楊耀南 越南華僑,祖籍廣東南海,与傣族姑娘結婚后落腳腊戌,幼子楊志勤現居台灣。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