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談話為政策

教育部長希山慕丁最近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對過去干擾華小發展的幾項課題發出了令人欣喜的談話。無可否認的,這些談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化解華社的擔憂,讓人產生“好的感覺”。果然不出所料,希山的談話引起了國內政黨領袖及華團領導人的熱烈回應、稱頌。

在正面贊賞希山的談話同時,我們也要清楚了解到政治領袖、部長等在傳媒上的談話只是一般性的言論,並非涉及政府的政策,更不具有法定約束力。

Advertisement

比方說針對1956拉薩報告書,希山就指出政府不可能落實該報告書內所提到的“單一源流”和以“國語作為主要教學媒介語”的“最終目標”。但必須指出的是這個令華社憂心忡忡的“最終目標”還是白紙黑字的出現在1996年教育法令的“前言”(PREAMBLE),是教育法令的一部分。

其實,除了舊的1961年教育法令的裡面的21(2)條文授權教育部長在適當的時候關閉華小的條文之外,在過去一直牽制華小發展的關鍵性條款就是這個原自1956年拉薩報告書的“最終目標”。今天國內華小面對的各種問題,從增建、缺乏師資、軟硬體設施的不足等都是因為這個“最終目標”所造成的。在這個“最終目標”底下,華小的存在是屬于暫時性、過渡性。也因為這樣,在過去這麼多年來,華社總是以“風風雨雨”來形容華小的處境。明乎此,以“行政偏差”、“教育部官員自作主張”等來解釋華小受到虧待就變成一個遁辭了。

國家獨立了50年,一路走來,主導國家政權的巫統領袖一直相信可以通過一個單元教育政策來塑造國民團結。也因為這樣,教育體系摻雜了太多的政治議程,結果是整個體系紊亂不堪,失去方向,失業大學生一大堆,國家教育水平不升反降。

在以前,教育只是涉及個人品行修養。但是在知識經濟的時代里,教育關系到一個國家的興衰,用現在流行的話語就是“國家競爭力”。世界首富、微軟的創辦人比爾蓋茨最近在《華盛頓郵報》撰文暢談如何保持美國的競爭力時就強調教育對保持美國國力的重要性。他說美國大學所訓練出來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是世界上最頂尖的,他們是科技工藝的先鋒,為美國制造了上百萬高收入的工作。

ADVERTISEMENT

但是,他還是苦口婆心的勸請美國人不要安於現狀,要繼續保持優勢,需要兩個關鍵性步驟。第一,是要有強大的學校,好讓年輕人在加入工作行列時具有數理知識及解決問題的技巧來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此外,美國也必須讓國外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可以輕易的為美國公司效勞。

打鐵趁熱,我們希望華基政黨領袖及華教組織捉緊機會,督促希山把正面、開明的談話付諸行動,從法治與體制上把國家教育納入正道,讓教育的歸教育,惟有這樣才使到慶祝立國50年更具有意義。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