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化膿發炎不治引敗血症 蜂窩性組織炎可奪命

(吉隆坡訊)蜂窩性組織炎(cellulitis)是皮膚科常見的疾病,其定義很簡單,就是致病菌經由皮膚出現漏洞的屏障,進入後引起真皮層與皮下組織的發炎反應。

馬大醫藥中心皮膚內科顧問  容歆羡醫生(Dr Yong Shin Shen)

Advertisement

細菌侵入皮膚引感染

化膿性鏈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與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常見的致病菌,這些細菌存於四周環境,像是皮膚上、物體表面或泥土裡。

馬大醫藥中心皮膚內科顧問容歆羡醫生(Dr Yong Shin Shen)指出,當皮膚屏障出現缺口,像是傷口或濕疹處理不當時,細菌便“有機可乘”,侵入皮膚組織而造成感染。

因此,蜂窩性組織炎一般常見於有皮膚外傷的患者,例如創傷、手術切口或放射性治療。

ADVERTISEMENT

“蜂窩性組織炎常見於免疫力較低的患者,

如糖尿病和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藥物的患者。

其他的風險因素包括由香港腳(athlete’s foot)或足癬(tinea pedis)

導致的腳趾或腳後跟龜裂(fissuring)

靜脈疾病如淤積性濕疹(gravitational eczema)

腳部潰瘍或淋巴水腫,也會增加風險。

他指出,蜂窩性組織炎常見症狀為皮膚紅、腫、痛、熱,這是因為皮膚發炎後腫脹,壓迫到神經線而導致疼痛。患者的皮膚也可能會起水泡,甚至會破損形成膿包,屆時情況就變得比較嚴重了,需要動手術抽出膿液。

患者的右腿發紅但邊緣較不明顯,也更為腫脹。

 

壞死性筋膜炎需切肌肉

他強調,若感染持續惡化,患者也可能會出現全身性症狀,例如發燒、畏寒、關節疼痛或全身倦怠等,甚至可演變成菌血症(bacteremia,血液中出現細菌)、心內膜炎、化膿性關節炎或骨髓炎、轉移性感染、敗血症或中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 shock syndrome),有性命之憂。

“壞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是蜂窩性組織炎的嚴重併發症之一。

由於細菌感染累及更深層的組織,如肌肉表層或肌肉層,

患者會感覺劇痛、特別不適,甚至受影響部位發黑、發紫或產生異味。”

“這時往往需要出動外科醫生將壞死的皮膚和肌肉組織切除,患者才有機會痊癒。”

問病史檢查診斷 依病灶定治療方案

蜂窩性組織炎的診斷通常只需醫生進行病史的詢問和觸診檢查即可完成,譬如疼痛、紅斑(erythema)、腫脹和發熱,多數時候是“一目瞭然”的。

若懷疑病灶處化膿,則會通過超聲波掃瞄查看。

蜂窩性組織炎的治療方法取決於嚴重程度。通常醫生會依照病灶情況,如有無化膿以及是否有全身性症狀進行分類,選擇適當的治療。

輕病者口服抗生素

由於屬於細菌感染,輕微病例通常口服抗生素即可,主要是盤尼西林類(penicillin)。若患者對這類抗生素有不良反應,則會選擇其他替代藥物。

“對於病情較嚴重的患者,像是出現發燒、不適、無法吃喝、劇烈疼痛等,會建議留院觀察,並使用靜脈注射抗生素,幫助控制病情,預防進一步的擴散。”

“若傷口潰爛或形成膿包,則需要開刀進行引流、清創,否則單憑注射抗生素較難痊癒。”

他說,還有另一種丹毒(erysipelas)亦是很常見的皮膚細菌感染,治療方式也差不多。

與蜂窩性組織炎不同之處在於,丹毒指的是較表淺的皮膚感染,介於表皮層至真皮層。雖然丹毒與蜂窩性組織炎一樣會引起疼痛,但是皮膚上會表現得更加紅,給人特別嚴重的感覺。

丹毒邊緣界線明顯

“丹毒導致的皮膚紅斑的邊緣界線明顯;蜂窩性組織炎則較為模糊,圖為患者的右腿發紅但邊緣較不明顯,也更為腫脹,因此是蜂窩組織炎而非丹毒。”

但無論是丹毒或蜂窩組織炎皆具復發性,每次復發常需較長時間的治療,因此及時且適當的治療十分重要。

他提醒,預防勝於治療,若皮膚有任何傷口應及時處理,避免造成感染,尤其是糖尿病患或足癬者需要特別留意。

免疫力強無需治療

問1 : 蜂窩性組織炎會自然痊癒嗎?

答1 : 對年輕人或免疫系統較強的人而言,蜂窩性組織炎症狀輕微時不需治療也會自然痊癒。

然而,它並非表層的細菌感染,若出現紅腫熱痛合併化膿,或發燒等全身性症狀,還是及時求診為佳。

長者也要特別留意,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較弱,若置之不理,可能會演變成比較嚴重的情況,屆時反而需要入院治療了。

病灶位置多在下肢

問2 : 蜂窩性組織炎常影響哪個身體部位?

答2 : 病灶位置通常是單側,以下肢最常見,也可影響身體的其他部位。不過,像腋下或皮膚皺摺處等地方,並沒有像手腳等經常與環境接觸的部位常見。

皮膚病要及時就醫

問3 : 蜂窩性組織炎患者有何飲食禁忌?如何預防?

答3 : 通常與食物沒有關係,主要是及時就醫,根據醫囑服用抗生素,注意觀察情況是否好轉。

若情況未得到改善,如起水泡或化膿要儘快去看醫生,因沒有處理好可能造成敗血症或壞死性筋膜炎等。

許多人確實不太瞭解,像是濕疹因為發癢而抓傷容易留下傷口或腳趾、指甲等真菌感染會破壞皮膚防禦系統,若不及時處理好就會導致細菌容易侵入皮膚。

其次,糖尿病患因長期吃類固醇、免疫系統抑制藥物的患者需要特別注意,若下肢出現紅腫症狀,不要拖太久才求診。另外,患者也要避免對蜂窩性組織炎的皮膚塗抹不恰當的藥膏,這可能會讓傷口惡化,導致皮膚炎擴散。

文 \ 楊倩妮    整理 \ 梁盈秀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