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劉鎮東:樂觀看待今年經濟 “馬不會出現蕭條”

(吉隆坡7日訊)國際貿易及工業部副部長劉鎮東以謹慎樂觀來看待大馬今年的經濟。

國家銀行預計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在4至5%之間,劉鎮東說,國行和政府的預測都是謹慎和樂觀的。

Advertisement

劉鎮東今早為CityPlus舉辦的“2023年商業論壇:啟動和衝刺”開幕時,針對2023年的經濟展望說:“今年肯定有很多困局,但總體來說是謹慎和樂觀的。

“雖然歐洲和美國可能會出現經濟蕭條,但我想國內無論哪個單位都不認為(大馬)會出有蕭條的情況。”

指多數人錯誤爭論GST

另外,針對消費稅(GST)是否對經商有利的問題,劉鎮東表示,有關消費稅的爭論是錯誤的。

ADVERTISEMENT

不過,他表示,這僅是個人看法,並非政府的立場。

“我始終認為,消費稅課題是錯誤的爭論,我知道很多人覺得GST是對的稅務制度,但這是錯誤的辯論。主張落實消費稅的人認為只有15%的人繳付所得稅,因此需要一個針對所有人的稅務系統。”

他說,消費稅課題已爭論了近30年,雖然在2015年才落實,但1990年代初已討論是否落實消費稅。

75%人不符繳稅資格

劉鎮東說,與其爭論落實消費稅的問題,不如探討為何這麼多人沒有繳稅,除了約10%的人逃稅,實際上大馬人口中有75%的人無需繳稅,因為不符合繳稅的資格。

“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因為收入低,平均薪金是2900令吉,但收入要超過4000令吉才符合繳稅資格,超過50%的人口收入少過2900令吉。

“我們要解決的應該是收入問題,而不是稅務問題。”

他說,若落實消費稅,薪金在4000令吉以下的人也需繳稅,但這不是良好管理國家的方式,政府要改變經濟的金字塔架構,讓更多人成為中產階級。

需走出90年代廉價生產模式

劉鎮東表示,我國需要走出90年代的廉價生產模式,無需再與越南和印尼進行廉價的競爭,應通過外資轉型。

他說,冠病疫情後,世界供應鏈出現了改變,各國開始擔心會不會再爆發其他疫情、中美關係會不會惡化、供應鏈是否出現問題,或是其他地方會不會出現戰爭。這些因素讓各國重新思考操作模式,但當中有危機也有機遇。”

他指出,全球進入新局勢,歐洲、美國和中國的資金紛紛到東南亞投資,因此大馬須認清本身的競爭對手。

“馬來西亞需要掌握機會,思考如何定位,如今我國還是無法走出90年代的廉價模式。”

他表示,大馬從2000年開始已不像越南和印尼存在“人口紅利”問題。因此隨著外資注入,需要思考如何轉型。

他說,我國已很難與越南和印尼做廉價的競爭,但可以為外資提供更好的條件。

劉鎮東認為,大馬與新加坡的關係可以是競爭也可以是合作,由於新加坡有地理和人力資源的侷限,大馬可以利用本身的優勢尋求突破。

他說,我國需要從勞力密集模式,提升為技術密集模式。

劉鎮東表示,本身正在尋求提供補助金之外的另一種能協助中小型企業產業升級的方式,如通過銀行和大馬交易所提供貸款。

他指出,雖然可以繼續給予補助金,但更好和更廣泛的做法是簡化政府的程序。

“最近跟大馬生產力機構(MPC)和大馬投資發展局(MIDA)討論過,我在思考一個問題,政府純粹給補助金是一個好方式嗎?今天我們要結合所有的政府單位,還要讓銀行和大馬交易所提供貸款給企業才是最好的方式?”

他說,有必要讓所有單位,包括銀行和交易所看到協助中小型企業產業升級是對國家好的做法。

 

 

標籤
你也可能感兴趣...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