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別掏耳保乾爽免感染 耳朵發霉失聽力

(吉隆坡訊)大家可能想不到的是,耳朵也會如同那些皮包皮鞋一樣發霉,在醫學上稱為耳黴菌病或黴菌性外耳道炎(otomycosis)。耳道里布滿了或白或黑的黴菌,讓人癢得難受,嚴重時甚至會蓋住或令耳膜穿孔,影響聽力。

耳鼻喉及頭頸外科顧問
陳川谷醫生(Dr Raymond Tan Suan Kuo)

Advertisement

耳鼻喉及頭頸外科顧問陳川谷醫生(Dr Raymond Tan Suan Kuo)指出,所謂“耳朵發霉”,是黴菌侵入外耳道,在適宜的條件下生長和繁殖引起的感染。

黴菌與酵母、人們熟知的蘑菇同屬“真菌”一個大家族,所以有時也稱“耳真菌病”。

真菌並非病毒或細菌,它們就像一顆小樹苗(baby tree)長在耳朵裡,透過耳鏡檢查可看見菌絲的存在,就像麵包上的黴菌一樣。

“耳黴菌病常見的病原菌有黑曲菌(aspergillus niger)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本地患者受前者感染較多。這些黴菌原本就存在我們的環境周遭,無處不在。而黴菌的生長環境需要溫暖和潮濕,因此好發於熱帶國家,而我國正好符合了這些條件,令耳黴菌病十分常見。”

ADVERTISEMENT

他指出,黴菌感染通常發生在外耳道。耳朵可分為外耳(耳廓、外耳道至耳膜之前),中耳(耳膜、聽小骨等後)和內耳(傳導和感受聲波的耳蝸、掌握平衡感3個半規管等)。

外耳道就像一條“死路”,盡頭為耳膜,裡面黑暗又溫暖,可成為黴菌生長的適合地點。

反復進水黴菌趁機而入

“當然,大多數人的耳道並不會‘發霉’。這是當人們沖涼或游泳時,令外耳道反復進水,變得潮濕,黴菌便趁機而入。由於耳黴菌病好發於經常接觸水上活動的人,許多人便稱之為‘游泳耳’。其實‘游泳耳’可分為兩種——真菌或細菌侵入感染所致。兩者症狀有些相似,最大的不同為真菌感染的首要症狀是發癢;細菌感染則引起疼痛。”

“此外,耳黴菌病也常見於免疫力低下、患有糖尿病或皮膚敏感者。”

他說,“耳道發霉”的典型症狀包括發癢難耐、阻塞感、悶脹、聽力下降,嚴重時則會疼痛、耳鳴、耳膜穿孔,甚至導致並發症。要知道中耳與大腦距離很近,只隔着一層薄薄的骨質和硬膜,若患者反复感染或延誤治療,黴菌繼續深入中耳,可能會引起顱底感染或腦膜炎。

“臨床上曾遇見一名患者,病發已2週卻沒有得到正確治療,待我將他耳內的黴菌清除後,才發現耳膜已被‘吃乾淨’,他也從此失去聽力。這是十分遺憾的事情,耳膜是無法像心臟、腎臟或肝臟等進行移植的,因此大家應該要細心照護雙耳,時常保持耳道乾爽。”

分不清感染原因 勿自行買滴耳劑

陳川谷表示,臨床上治療耳黴菌病,會先以夾、吸或衝的方式將耳道內可見的黴菌、分泌物或耳垢清除,以便藥物能夠接觸到皮膚感染處。

“醫生會處方抗真菌滴耳劑(ear drop)進行治療。一般較少採用口服抗真菌藥物,主要是針對病情較嚴重、免疫力低下或患有糖尿病者,同時他們也需留意病情是否在穩定控制中。”

“不過,民眾最好不要自行購買滴耳劑‘治療’,尤其他們難以分清感染是因真菌或細菌引起,買錯的機率很高,特別是抗生素滴耳劑只能對抗細菌感染,無法殺死真菌或病毒。

因此,在未得到醫生診斷之前,千萬不要‘輕舉妄動’,以免令病情惡化。”

他提及,相比起細菌感染導致的外耳炎,一般可在1週痊癒,耳黴菌病在治療上需要耐心,徹底根治平均需要1個月。因為真菌孢子生命力頑強,容易“死灰復燃”,只憑滴耳劑未必有效,所以患者需要每周定期復診,讓醫生重複多次清除耳道,同時檢視治療的效果。

“其實大家也不必過於擔心,通常黴菌復發的‘量’會來越少,患者只要配合地完成療程即可。”

將耳垢真菌推更深 別用棉花棒清潔耳朵

相信許多人都曾使用棉花棒或挖耳勺去“清潔”耳朵,其實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更會成外耳道感染或耳膜損壞等意外發生。

“護耳的‘黃金法則’是從不將任何小於手肘的東西放入耳朵(never put anything smaller than your elbow into your ear)。

這句話在英國也被編成兒歌,幼兒園教師會讓孩童學唱,從小教育他們。惟‘挖耳屎’在亞洲文化中是習以為常的事情,多數人不知道,過度清潔或使外耳道表皮破損,容易令外來的真菌或細菌滋生。”

“大眾可能覺得棉花棒柔軟安全,但它其實是最不應該放入耳中的物件之一。它不僅起不了清潔作用,反而將耳垢、分泌物甚至是真菌推得更深,堆積在耳膜前,久而久之形成阻塞,導致聽力下降等諸多問題。”

耳朵有自我清潔機制

他強調,耳垢一般出現在耳道較外邊部位,耳內深處出現耳垢,很有可能就是棉花棒的“傑作”。

在美國,售賣棉花棒的包裝上必須標明“不可放入耳內”警示語,若無是會被重重罰款的。可惜大馬並沒有這項規定,棉花棒也很容易買到,但真正明白不應放進耳朵的人卻很少。

“不僅如此,在‘挖耳屎’時也經常發生用力過度,不慎戳破耳膜的意外。除了造成聽力障礙,甚至會讓真菌或病菌滲入中耳,引發更嚴重的疾病。”

他說,耳鼻喉科醫生實在看過太多案例了:有人在挖耳朵時,手肘被推開的門撞到,棉花棒插入耳膜,流了很多血也聾了;有人將棉花棒放入耳朵卻忘了,到床上躺下睡覺或接起手機,棉花棒戳破耳膜,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他指出,耳膜是人體中十分脆弱的部位,像一張紙巾那樣薄,如同音響中間圓圓的振動膜,破了一個洞便無法發出聲音了。無論是棉花棒或挖耳勺,放入耳內都是十分危險的事情,民眾應謹記且不可忽視。

“民眾可能會有疑問,既然不能用棉花棒和挖耳勺,那該如何清潔耳朵呢?其實並不需要。耳朵是有自我清潔機制的,一項實驗證實了這點。研究人員將一滴不褪色墨水點在耳膜中心,數月後觀察墨滴已經遷移至耳道,之後就消失了。”

這是十分有趣的現象,解釋了耳道皮膚層的生長方向是往外的,就像手扶梯一樣緩緩延伸出去,將耳垢帶出耳朵。

“因此,大家是無需刻意清理耳朵的。有些人則天生會產生較多的耳垢,若真的有需要,可購買專賣(proprietary)滴耳劑,不可使用偏方,譬如橄欖油等。”

專業儀器助清潔耳道

他說,在進行水上活動之後也要保持耳道乾爽,可將毛巾包住手指將耳廓抹乾。若感覺耳內進水,可將頭歪向進水的一側,或跳幾下將水甩出。使用吹風筒吹乾水分也可,不過要注意調成暖風,風速要小。

“若嘗試了種種方法均無效,我建議前來就醫,讓醫生用專業的儀器協助清潔耳道。第一種方法是用水沖洗耳道,引出堆積的耳垢。不過曾有醫生沖洗力道過強造成耳膜損傷的案例,因此我認為第二種技術較佳,是利用儀器將耳垢吸出,上面同時會有發光的攝像頭,可以將耳道中的圖像傳輸到熒幕上,讓醫生看得清楚,對患者來說更為安全。”

請問醫生

棉花棒兩用 會交叉感染

耳黴菌病較常發生在單側或雙側耳朵?

這類感染通常發生在一隻耳朵,但也有可能同時影響雙耳。有時候患者用棉花棒去“清潔”耳朵時,再將同一根棉花棒放入另一隻耳朵,就會發生交叉感染。

在治療耳黴菌病期間需要注意什麼?

耳黴菌病一般需要4週才能根治,期間應避免游泳等水上活動,保持外耳道乾燥。

在洗澡時也需特別留意,可將石油凝膠(petroleum jelly)放在棉花弄成球狀塞耳,避免水流入內。

切記洗澡後需取下,讓新鮮空氣流通,自然地風乾耳道內水分。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